16年30万字你养我长大,我陪你变老

你买的药吃了会不会血糖升高?昨晚老妈又开始起床尿尿,一晚上5-7次,害怕。

落款:三姐

老妈又水淹金山了,床湿得一塌糊涂,我们把所有湿的都洗了,床单下有一块布,你下午回来铺好……

落款:四妹

在绵阳一套不大的房子里

6位兄妹轮流照顾着92岁的老母亲

并写下妈妈每天的饮食起居

16年来,已有30多万字

这46本厚厚的护理日记

记录着妈妈的身体变化

更记录着一个家庭的孝与爱

这群老人是六兄妹,最老的已古稀,最小的也已60岁。

老母亲身患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多种疾病,几年前又诊断出老年痴呆。6位子女开始24小时轮流值班照料,吃饭、喂药、测血糖、打胰岛素……

病理日记:时间精确到每分钟

三妹邓国庆戴着老花眼镜,在一个写着“病理日记”的笔记本上记录着老母亲刚刚吃药的时间。

笔记本上,每天都详细记录着陈玉香老人的护理时间、用药时间等。

3月27日:

7:47血压/65;

8:08血糖6.3;

8:15吃饭;

8:40酮酸片2片(一天三次);

9:45药用炭3片……

3月26日:

6:00换尿裤一次(屎);

7:44血压/57;

8:00洗屁屁、搽药;

8:03空腹打胰岛素8个单位;

9:30藿香正气丸一袋(一天两次)等等……

邓国庆说,老人年纪大了,已经大小便失禁,随时需要更换老人尿不湿,他们记录着每次更换的时间,方便记住下一次更换的时间。

对于用药,同样不能忘记,因为每种药吃的时间和用量不一样,记录着每种药吃的时间,可以知道下一次该什么时间吃,大家都不会弄错。

杂事本:提醒接班兄妹

邓国庆拿起另外一个笔记本,在上面写到:哥哥,今天早上妈妈没有起床,中午吃饭后把心脏病药、降压药吃了,半小时后吃“益血生”(三姐)”。

与前面的笔记本不同,这个本子的封面上写着“杂事本”三个字,里面的内容,大部分是照顾的人离开前,交代下一位接班的兄妹需要注意的事项。

“你买的药吃了会不会血糖升高?昨晚老妈又开始起床尿尿,一晚上5-7次,吃得少还尿得多。害怕……(三姐)”

“老妈又水淹金山了,床湿得一塌糊涂,我们把所有湿的都洗了,床单下有一块布,你下午回来铺好……(四妹)”

“老妈有咳痰,妈说她吐不出来,一咳就有痰,要吃化痰的药,不知道是不是上次陈姐给的香肠吃遭了还是感冒引起的,要吃点活咳化痰的药才行。(三姐)”

“以前我和幺妹每人守一晚,但随着年龄的增加,现在不行了,我们晚上两个人一起守。”

邓国庆说,到大哥们接班,他们就回家休息一会儿,“现在每天也要写一些注意事项,提醒接班的人。”

日记背后:妈妈为我们吃了很多苦

在幺女邓秀蓉看来,他们兄妹6人十余年来都能不离不弃的照顾母亲,更是一种反哺。

“那个年代,生活很紧张,家里煮的稀饭,母亲总是把米给我们吃,自己就喝点米汤,从来就没吃饱过。”大哥邓开广说,家里的早中晚饭、洗衣服等家务活,母亲也一手包揽。

身边有很多人问他们,怎么不给妈妈请个保姆,或者送到敬老院去。邓国庆表示,大家都有各自的家庭,但是伴侣和子女都能理解,最主要是妈妈每天能见到子女,心中都会高兴很多。

“孝顺是最善良的美”

“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

我们长大了,他们却老了。

多留一点时间陪陪他们,

他们在,家就在!

最近,上海的这张外卖单火了,只因这句备注:请交给90岁爷爷,然后把单子撕了,免得老人心疼钱。

接过外卖的崔老伯笑呵呵,“周围老头老太都羡慕我,因为阿拉外孙和外孙媳天天帮我叫外卖。”

“之前外公自己烧午饭,吃得很随便。”担心其营养跟不上,花先生夫妇从半年前开始,每天中午为崔老伯点外卖。花先生的妻子一般会提前把闹钟设到上午10时,提醒自己准时点餐。“每天我都写同样的备注内容,就是不想让老人家看到费用,吃不踏实。”

考虑到崔老伯年事已高,牙口不好,花太太都尽可能选软糯食物,荤素搭配,做到营养均衡。

“我们最大的心愿就是外公能活到岁,能一直对老人好。”

山东菏泽,18岁的刘国栋患有先天性脑瘫,自幼由奶奶抚养长大。10岁开始,他就出去靠捡垃圾、打零工等方式赚钱。今年,他开始养殖柴鸡,通过网上销售,挑起家庭重担。对奶奶更是孝顺:您活大大的年纪,我好孝敬您!

年近九旬的母亲病了,54岁的云南男子汪克武,用婴儿背带背母亲到卫生室打针。卫生室距家5公里,母亲患高血压、慢性胃炎20年,每当母亲犯疼痛病时,汪克武都会这样背母亲去看病。

“儿时您背我,老时我背您。”

浙江男子张永康抱着80岁的母亲在江边唠嗑的图片火了,母亲患心血管病不能走路,抱母亲在江边散步成为他的日常,母亲偶尔会摸摸他的手。他说,小时候就像这样躺在母亲怀里。

地铁上,疲乏的老父亲在儿子怀中安稳地睡着了。看多了父母搂着孩子,但看到搂着老父亲睡觉的,还是第一次。

85岁的母亲患老年痴呆,因为不放心母亲,贵州大学老师胡鸣带母亲上课4年。自己走到哪儿,母亲就跟到哪儿。他说,母亲在自己目光所及的地方,自己才能安心地讲课。

你养我长大,

我陪你变老。

时间真的不等人,

最让人害怕的是,

你永远不知道滴答声会在哪一刻停止

……

别再做通讯录里的子女,

陪伴才是对父母最大的孝顺!

来源:民生周刊(ID:mswkly)综合整理自成都商报(记者汤小均)、新民晚报(记者季晟祯)、梨视频、云南网、新浪微博

编辑:刘烨烨

责任编辑:贾伟

“人民旅游”

分享你的游记与攻略,展示你的美景与美食,代你体验不一样的风景与风情。









































新春惠民中科白癜风优惠
北京中科白癫疯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sunyijia888.com/wpjc/200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