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生病,你还在乱用药吗

根据全国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我国0岁~14岁儿童超过2.2亿,约占全国总人口数的16.6%。由于抵抗力弱,儿童患病和使用药物的概率都高于成人,作为药品消费的特殊群体,儿童药品的种类占药物总量的比例却不足10%。我国儿童药物的现状不如人意,缺少儿童适用的种类、剂型、规格和包装。国内市场90%药物都没有儿童版,多数是成人药的减量版。医生经常面临无药可开的尴尬局面,儿童用药普遍成人化,用药安全难以保证。

治病药为何成为夺命药?

1、儿童用药种类稀少:据全国工商联医药业商会提供的数据显示,中国现有多个制剂品种,儿童专用的只有60种,比例仅占1.7%。2、儿童药不够,成人药来凑:90%的药品没有儿童剂型。适宜儿童的剂型,例如粉末吸入剂、栓剂、糖浆剂、滴剂、气雾剂等,所占的药品品种数都很有限。在儿童药如此短缺的情况下,医院只能“酌情”添加成人药物。3、不会看说明书,剂量靠猜:中国科协调查发现87%的受访者曾有过自我药疗的经历,69%看不懂药品说明书,36%在自我药疗时出现过失误,其中26%表示因此耽误了治疗。缺乏科学依据和循证医学证据,随意服用药量隐藏着巨大的安全隐患。

儿童禁用慎用的药物

1

解热镇痛药物

阿司匹林:在临床上被广泛用于发热、头痛、神经痛、风湿热等的治疗。但其不良反应较多,因此,目前不推荐作为儿童退热药的首选,尤其是3个月以下的宝宝,以及有水痘或流感症状的儿童或青少年要禁用。

赖氨匹林:同阿司匹林,一般12岁以下儿童慎用;3个月以下婴儿要禁用。尼美舒利:不推荐作为一线退热药,对中枢神经和肝脏造成损伤的案例时常出现。年5月20日,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发布通知,禁止用于12岁以下儿童。布洛芬:是世界卫生组织、美国FDA唯一共同推荐的儿童退烧药,是公认的儿童首选抗炎药。但长期用该药会对胃肠系统、肝肾功能造成一定的损害,尤其是新生儿身体各脏器系统发育还不健全,所以该药常用于3个月以上的儿童。

2

止泻类药物

复方地芬诺酯(地芬诺酯、阿托品):新生儿和幼儿可引起呼吸抑制,故2岁以下小儿禁用。洛哌丁胺(易蒙停):用于低龄儿童易致药物不良反应,包括过敏性休克、阴茎水肿、麻痹性肠梗阻、急性肾功能衰竭、意识障碍等。国内外均规定2岁以下儿童禁用洛哌丁胺;5岁以下的儿童不宜使用盐酸洛哌丁胺胶囊剂。药用炭片:吸附作用强烈且无选择性,能影响胃蛋白酶、胰酶等消化酶的活性,减少维生素的吸收,长期应用可致小儿营养不良。禁止3岁以下小儿长期应用。

3

抗过敏类药物氯苯那敏、赛庚啶、苯海拉明、茶苯海敏:现有证据表明这些药物可能导致中枢兴奋,烦躁不安,失眠或癫痫发作等,过量时还可引起心动过速、心脏传导阻滞或心律失常。故国内规定新生儿和早产儿禁用;国外建议2岁以下儿童避免使用。异丙嗪:可致2岁以下儿童呼吸抑制甚至死亡;还可能引起小儿肾功能不全;患急性病或脱水的小儿,注射本药后易发生肌张力障碍;儿童单次口服本药75~mg,可发生过度兴奋、易激动或噩梦等异常反应。故2岁以下儿童禁用。阿司咪唑(息斯敏)、特非那定(敏迪):偶可引起心脏功能异常,如Q-T间期延长,室性心律失常、心脏骤停等,因此建议12岁以下儿童避免使用。盐酸氮卓斯汀:有一定的中枢抑制作用,可引起嗜睡、头晕、口干、多梦、咳嗽、腹痛、恶心、乏力、鼻痛等。

4

四环素类抗生素如:四环素、土霉素、多西环素(强力霉素)、米诺环素(美满霉素)、地美环素、美他环素等,这些药物均可引起消化道反应、肝损害、肾损害,还影响牙齿及骨骼的发育,故8岁以下小儿禁用。

5

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如:庆大霉素、链霉素、阿米卡星、奈替米星、依替米星、妥布霉素、大观霉素、小诺霉素、西索米星等。这类药物连续使用易造成小儿听神经和肾功能损害,很多人的听力是因其受损的,故规定6岁以下儿童禁用。

(本文章图文来自于网络,若有侵权请告知删除,谢谢)

因为分享,所以快乐~!长按右上角分享朋友圈哦!

戳一下,收获更多精彩

赞赏

长按







































儿童白癜风早期能治愈吗
防治白癜风全面升级


转载请注明:http://www.sunyijia888.com/zysx/1731.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