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花黄精的特征特性

白癜风诊疗经验 http://pf.39.net/bdfyy/bdfzd/180601/6298327.html

1多花黄精的特征特性

1.1植物学特性

多花黄精在北温带地区有广泛分布。研究表明,多花黄精含有黄精多糖、类固醇皂苷、氨基酸等成分,具有多种生物活性。药用部分为根状茎,现代药理研究发现,多花黄精具有增强免疫功能、降血糖等作用,黄精在保健品开发领域是可利用有效资源,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

目前,世界范围内多花黄精有40多种,药用品种10余种。黄精属植物在我国有广泛分布,主要分布于华东、云贵等地,福建多花黄精主要分布在武夷山脉地区,滇黄精主产于云、贵、川等省区。多花黄精多生于阴湿山地灌木丛,在pH值为6~7的沙质土壤中可较好生长,喜生于土层深厚、表层水分充足的林缘、阴坡,在排水保水性能良好的地带生长旺盛,重黏土、低洼地块不宜种植。

多花黄精生长具有规律性,营养生长期在3月中旬至4月下旬,花期4月中旬至5月中旬,生殖生长期自6月初至11月下旬果实成熟,应依据生长周期科学种植管理,实现多花黄精优质高产。

采挖多花黄精地下块茎,置于沸水中烫至透心,晾干后药用。地下块茎多糖,具有治虚损寒热、病后体虚食少、风湿疼痛、润肺滋阴、补肾益精等功效,有显著的降血脂作用。多花黄精可用种子与地下块茎繁殖,以幼苗繁殖为主,块茎生长快。

10月种子脱落后可采挖块茎,将块茎栽植于毛竹林,至次年春栽植。幼苗栽植为4月挖取植株,因地上部分茎组织幼嫩,挖取时应注意避免折断。

1.2生化特性研究

黄精植物为块根繁殖,易于培育,生长发育快,种子发芽率高。黄精属植物在我国种类繁多,对其进行鉴定分类有利于植物开发利用。左景辉等结合近红外鉴定法对黄精属护生叶系药用植物进行了鉴定,成为原植物鉴定主流方法。

黄精属植物成分分析是探讨其理化性质的基础。周华等采用原植物鉴定等手段,对随机引物进行筛选,结果筛选出23RAPD引物,发现出现一定变异,采用ISSR法从分子水平区分了黄精属药用植物。

聂等分析了5种黄精属植物根状茎叶蛋白水解酶种类,表明根状茎含55kD蛋白水解酶,5种植物有特有蛋白水解酶。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技术分析植物过氧化物酶,对应谱特征显示居群多样性。关于黄精属植物甾皂苷元分子进化的相关性指标,方永新等对黄精属核型研究表明,囊丝黄精为不对称型。

随着黄精属植物的开发利用,黄精增收的内在机理研究不断深入,发现黄精光合作用与增收密切相关。党康通过研究黄精对光照的适应特性,为引种栽培黄精属植物提供了理论依据。通过黄精光合特性差异研究发现,多花黄精光合速率最高。欧雅丽等通过研究表明,遮阴可降低黄精的蒸腾作用。

毕研文等研究发现,遮光栽培可减轻黄精斑病发生。对黄精植物观测分析发现,在人工栽培条件下黄精可表现较高的光能利用率,遮阳网覆盖栽培可提高黄精产量。骆绪美对3种黄精光合生理特性开展研究表明,黄精为中性草本植物。

黄精植物由于生产栽培过程中多使用块根繁育,易造成遗传分离严重等问题,利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建立快速繁殖体系是生产优质无毒苗的有效途径,不同水平激素组合对黄精根茎上不定芽增殖数量影响很大。

汤盛杰等在适宜温度条件下,对黄精离体根茎芽进行快速增殖组织培养,效果良好,增殖培养基为MS+1.5mg/LTDZ+1mg/L2,4-D,试管苗在适宜环境条件下驯化炼苗后移栽成活率达90%。陈贝贝等研究发现,不同外植体褐化程度不同,2种吸附剂对外植体褐化有抑制作用,抑制效果表现为活性炭>聚乙烯基吡咯烷酮。李颖等研制出离体愈伤组织培养基配方,不定芽出芽率达66.33%。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sunyijia888.com/yldl/700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