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注射剂一致性评价重要文件发布
国家药监局综合司公开征求《化学药品注射剂仿制药质量和疗效一致性评价技术要求(征求意见稿)》《已上市化学药品注射剂仿制药质量和疗效一致性评价申报资料要求(征求意见稿)》意见
年10月15日发布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开展仿制药质量和疗效一致性评价的意见》(国办发〔〕8号)、《关于仿制药质量和疗效一致性评价有关事项的公告》(年第号),推进化学药品注射剂仿制药质量和疗效一致性评价工作,国家药监局组织起草了《化学药品注射剂仿制药质量和疗效一致性评价技术要求(征求意见稿)》(附件1)、《已上市化学药品注射剂仿制药质量和疗效一致性评价申报资料要求(征求意见稿)》(附件2),现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请于年11月15日前,将意见或建议以电子邮件方式反馈至huyanchen
cde.org.cn,邮件标题请注明“化学药品注射剂一致性评价意见反馈”。附件:1.化学药品注射剂仿制药质量和疗效一致性评价技术要求(征求意见稿)2.已上市化学药品注射剂仿制药质量和疗效一致性评价申报资料要求(征求意见稿)国家药监局综合司年9月30日
附件1化学药品注射剂仿制药质量和疗效一致性评价技术要求(征求意见稿).doc
附件2已上市化学药品注射剂仿制药质量和疗效一致性评价申报资料要求(征求意见稿).doc
附:化学药品注射剂仿制药质量和疗效一致性评价技术要求(征求意见稿)
一、总体要求
申请人应全面了解已上市注射剂的国内外上市背景、安全性和有效性数据、上市后不良反应监测情况,评价和确认其临床价值。
二、参比制剂
申请人应按照国家局发布的《化学仿制药参比制剂遴选与确定程序》选择参比制剂,参照本技术要求和国内外相关技术指导原则开展一致性评价研究工作。
三、处方工艺技术要求
(一)处方
注射剂中辅料种类和用量通常应与参比制剂(RLD)相同。辅料的用量相同是指仿制药辅料用量为参比制剂相应辅料用量的95%—%。如附带专用溶剂,应与参比制剂的专用溶剂处方一致。
申请人可以提交与参比制剂抑菌剂、缓冲剂、pH调节剂、抗氧剂、金属离子络合剂不同的处方,但需标注不同之处,阐述选择的理由,并研究证明上述不同不影响所申请产品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辅料的浓度或用量需符合FDAIID数据库限度要求,或提供充分依据。
过量投料建议参考ICHQ8相关要求。
(二)生产工艺
1.工艺研究
注射剂灭菌/无菌工艺的研究和选择应参考国内外灭菌/无菌工艺验证指导原则进行。
按相关指导原则开展工艺研究,确定生产工艺关键步骤和关键工艺参数。注意以下方面:
(1)为了有效控制热原(细菌内毒素),需加强对原辅包、生产过程等的控制,注射剂生产中不建议使用活性炭。
(2)根据生产工艺进行过滤器相容性研究。根据溶液的特点和生产工艺进行硅胶管等直接接触药液容器的相容性研究。
(3)如参比制剂存在过量灌装,仿制药的过量灌装宜与参比制剂保持一致,如不一致需提供合理性论证。
2.工艺验证
(1)灭菌/无菌工艺验证
对于终端灭菌药品,至少进行并提交以下验证报告:
药品终端灭菌工艺验证;
直接接触药品的内包材的除热原验证或供应商出具的相关证明资料;
包装系统密封性验证,方法需经适当的验证;
保持时间(含化学和微生物)验证。
对于无菌灌装产品,至少进行并提交以下验证报告:
除菌工艺的细菌截留验证;
如不采用过滤除菌而采用其他方法灭菌,提供料液/大包装药的灭菌验证;
直接接触无菌物料和产品的容器密封系统的灭菌验证;
直接接触产品内包材的除热原验证或供应商出具的相关证明资料;
无菌工艺模拟试验验证,并明确试验失败后需要采取的措施;
包装系统密封性验证,方法需经适当的验证;
保持时间(含化学和微生物)验证。
(2)生产工艺验证
提供工艺验证资料,包括工艺验证方案和验证报告。
3.灭菌/无菌工艺控制
基于产品开发及验证结果,确定灭菌/无菌工艺控制要求,如灭菌参数(温度、时间、装载方式)/除菌过滤参数(除菌滤器上下游压差、滤器使用时间/次数、滤器完整性测试等),生产关键步骤的时间/保持时间。
对采用除菌过滤工艺料液的除菌过滤前微生物负荷进行常规中控监测;对采用残存概率灭菌工艺料液的灭菌前微生物负荷进行常规中控监测;对采用过度杀灭工艺料液的灭菌前微生物负荷可以进行放宽频率的监测。
4.注册批样品批量参照发布的《化学仿制药注册批生产规模的一般性要求(试行)》执行。
同时应提交注册批批生产记录及生产工艺信息表。
四、原辅包质量控制技术要求
(一)原料药
制剂生产商需结合原料药生产工艺,根据现有指导原则和相关文件(含国家局年7号文)对原料药的质量进行充分研究与评估,必要时修订有关物质检查方法,增加溶液澄清度与颜色、溶剂残留、细菌内毒素、微生物限度等检查,并提供相关的验证资料,以满足注射剂工艺和质量的控制要求;同时需
转载请注明:http://www.sunyijia888.com/wpjc/73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