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期间,心律失常患者,日常护理要注意些

疫情之下,呵护心脏,关爱睡眠

虽然,新型冠状病毒对所有人都是易感的。

但是,对于患有慢性基础病人群来说(比如心脑血管疾病、呼吸道疾病等),特别是老年人,更容易受到感染。

这类人群,一旦感染了,由于本身免疫力低下等原因,容易发病急,病情发展快,导致发展成重症肺炎,增加治疗的难度。

所以,针对心律失常患者来说,除了要做好日常的防护(比如戴口罩、勤洗手、减少外出和不必要的聚会等)外,心律失常患者自己及其家人要提前了解些心律失常的注意事项,注重日常的护理,避免因护理不当导致心律失常加重,危害身体健康。

下面简单介绍汇总一些有关日常护理、饮食、生活的技巧,让我们更好的照顾心脏健康。

1、心律失常患者的护理,应注意如下几点:

(1)保持环境清静,禁止喧哗、嘈杂,尤其对严重心律失常的病人更应注意。嘈杂声音的刺激可以加重病情。

(2)注意休息,轻者可做适当活动,严重者需绝对卧床静养,室内光线一般不宜过强。

(3)避免喜怒忧思等精神刺激,要善于做患者的思想工作,使之配合治疗,以利于康复。

(4)患者的衣服不要太紧,尤其呼吸困难时,应将钮扣松开。

(5)护理人员不能慌张、忙乱,操作宜轻稳,避免触动病人的卧床而引起病人情绪波动,加重病情。

(6)经常注意观察病人,密切注意病人的症状、血压、心率。

(7)喘息不能平卧者,应用被褥垫高背部或采用半卧位。

(8)有水肿者,饮食宜低盐或无盐,控制摄入水量,记录出入量,测腹围,隔日测体重。

(9)如果有心功能不全者,输液速度不宜快,以免加重心功能不全。

(10)如果服用洋地黄制剂,服药前应测脉搏,若脉搏在次以上或60次以下(每分钟),均需报告医生。

(11)需要服药治疗的心律失常患者,一定要按时服药,以免加重心律失常,导致不良后果。

(12)对于严重的窦性心动过缓、窦性停搏、窦房阻滞的患者,应避免使用一切足以减慢心率的药物,以避免发生晕厥、猝死等意外。

(13)行动宜迟缓,避免做幅度大的动作,应予吸氧。如果心脑供血不足的症状经常出现,并有阿—斯综合征发作者,应考虑安装临时或永久起搏器。

(14)如发现病人呼吸困难,唇色紫绀,出汗,肢冷等情况,应先予吸氧,同时报告医生,及时处理。

(15)心律失常患者平时生活中还应注意不宜过饿、过饱,大便宜通畅,运动不宜过于剧烈。

(16)在季节、气候变化的时候,应注意保暖,预防感冒,从而避免病情加重。

(17)养成良好的排便习惯,因为在排便时用力会增加心脏的负担,所以要避免便秘发生的意外。

(18)医院进行复查,一旦病情出现好转就要调整药物的使用。

2、心律失常患者的饮食要点

(1)限制高脂肪、高胆固醇食物,如动物内脏、动物油、肌肉、蛋黄、螃蟹、鱼子等。

(2)专家提醒,心律失常患者应少食多餐,避免过饥过饱,尤其饮食过饱会加重心脏负担,加重原有的心律失常。

(3)限制蛋白质供给,一般按每日每公斤体重1~1.5克供给,出现心衰及血压高时,蛋白质应控制在每日每公斤体重1克以内。

(4)限制盐及水的摄入。尤其对有水肿的患者,更应严格控制。有水肿和心力衰竭者,饮食中不得加盐和酱油。

(5)限制热量供给是心律失常患者的饮食要点之一。专家表示,患者一般每日每公斤体重25~35卡,身体肥胖者可按下限供给。

(6)应供给富含VitB、VitC及钙、磷的食物,以维持心肌的营养和脂类代谢。应多食用新鲜蔬菜及水果,以供给维生素及无机盐,同时还可防止大便干燥。

(7)禁用刺激心脏及血管的物质,如烟酒、浓茶、咖啡及辛辣调味品。慎食胀气的食物,如生萝卜、生黄瓜、圆白菜、韭菜、洋葱等,以免胃肠胀气,影响心脏活动。

以上所说的内容就是心律失常的注意事项,希望大家能一一了解。

只要有了这些心律失常的注意事项,就可以让患者更好的配合治疗,到时就能有效地控制病情。

所要要想远离此病,就请大家谨记这些心律失常的注意事项。

祝各位患者能早日康复。

最后,建议您还可使用心脏健康研究APP

进行心律失常(房颤早搏)

及睡眠呼吸暂停筛查

随时了解自己的心脏与睡眠健康状况

防新冠,护心脏,加油哦

心脏健康研究

在心脏健康研究APP*中绑定华为智能穿戴设备,佩戴手环/手表,便可在家开启免费检测,等待45s左右,即出检测报告。

在已连接设备详情中,开启“智能适时测量开关”,还可自动实现24h智能检测,检测结果会自动同步到APP中,供随时查看。

睡眠呼吸暂停研究

睡眠呼吸暂停研究*,基于华为智能穿戴设备开发,智能识别睡眠、心率变异性(HRV)、血氧、心率等信息,多参数融合判断,准确筛查睡眠呼吸暂停风险,提供分层分级的专业建议。

*心脏健康研究和睡眠呼吸暂停研究由医院发起。

——/推荐阅读/常见抗心律失常药物及其用途与副作用新型口服抗凝药物:“能”和“不能”确诊心律失常,除了心电图,还可能做哪些检查?

▎本文审稿医生:

▎声明:

1、部分图文来源于网络99健康网,如有侵权后台联系删除;

2、如果你已经学到了,赶紧去给小伙伴也科普一下吧。



转载请注明:http://www.sunyijia888.com/wpjc/465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