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生菌对宝宝有益还是有害了解一下

当过妈妈的都知道,在护理宝宝的过程中,很多时候都会用到益生菌,例如宝宝拉肚子、便秘、湿疹、都得用到益生菌。那对于益生菌你又知道多少呢?今天小编带你来了解一下。

一、益生菌有哪些作用?

1.改善腹泻

饮食习惯不良会打破肠道菌群平衡,从而导致腹泻。补充益生菌有助于平衡肠道菌群及恢复肠道正常的pH值,缓解腹泻症状。

2.改善便秘

双歧杆菌将糖分解后生成乳酸和醋酸,使肠道呈酸性,抑制有害细菌在肠道内的繁殖,促进肠蠕动,起到缓解便秘的作用。

3.改善消化不良

益生菌可以促进肠道消化酶的分泌,帮助人体消化、吸收。

4.减轻抗生素的副作用

抗生素在杀灭细菌的同时,也会杀死体内的有益菌,从而打破菌群平衡,引起一系列继发症状。补充益生菌,可以帮助恢复体内菌群平衡。

注意:服用抗生素后,应间隔2小时以上服用益生菌为宜。

5.缓解乳糖不耐受症状

乳杆菌可以帮助人体分解乳糖,缓解腹泻、胀气等不适症状。

6.增强人体免疫力

人体肠道内存在着非常发达的免疫系统。益生菌可以通过刺激肠道内的免疫机能,将过低或过高的免疫活性调节正常状态。益生菌的这种免疫调节作用,也有助于缓解过敏反应。

二、什么样的益生菌会比较好?

有效:是活菌,且数量足够,这样才能保证它发挥真正的效用。

持久:服用益生菌制剂一段时间后,检测孩子的肠道菌群,益生菌应该能够成为孩子肠道中主要存留的细菌。

安全:制剂中的添加剂应是安全的。比如,孩子是否对其中的某些添加物质(例如牛奶、鸡蛋、大豆等)过敏?如果答案是肯定的,那么即便添加剂本身是合格的,也不能算作安全。

益生菌对人体有益,在进入人体肠道后有活性作用,是人体不可缺少的元素,但是不是吃益生菌多多益善,吃的越多对人的身体越有好处,那关于益生菌有哪些误区呢?我们又该如何吃益生菌对身体更好呢?

四、使用益生菌的几大误区:

1、误区一:益生菌能治湿疹

很多宝宝的湿疹,除了因为皮肤过于干燥的问题起湿疹,更多的是身体内过敏在皮肤上的表现。吃益生菌只能起到平衡肠胃菌群,提升肠道屏障功能,改善过敏症状的作用。益生菌是辅助的角色,宝宝湿疹最关键的还在于保持皮肤滋润,避免接触过敏物质量制作。

但事实上是,因为很多妈妈误信了益生菌能治疗湿疹,而忽视了真正该要做的护肤和远离过敏原,反而耽误了宝宝湿疹的康复!所以,宝宝湿疹一定是要,先找过敏原并远离,再润肤保湿,最后再考虑要不要补充益生菌。

2、误区二:益生菌能增强免疫力

宝宝身体弱、爱生病,不少商家瞅准了这个商机,大肆宣扬“长期服用益生菌,可以提高机体免疫力,宝宝少生病”这个概念,但提高肠道免疫力≠提高全身免疫力。

从预防肠道疾病(比如细菌感染性的胃肠炎)的角度来说,适量补充益生菌的确能抵御这部分疾病的发生,增强肠道抵抗力。但补充益生菌改变的只是肠道内的微生态环境,并不能影响人的免疫系统,增强全身抵抗力。

益生菌不是万能的,并非所有的宝宝都需要吃益生菌,若宝宝健健康康,每天吃好睡好,实在不必硬要吃益生菌。但若宝宝长期深受腹泻的困扰或者在服用抗生素,服用益生菌改善也是个不错的办法。

3、误区三:宝宝腹泻好了就不用服用益生菌了。

宝宝腹泻恢复期,大便不可能立即恢复正常,此时应继续服用益生菌。益生菌通过调理肠道菌群,不仅可以保护肠道黏膜、抑制肠道内的有害菌,还有助于营养物质的消化和吸收。所以,建议宝宝腹泻停止后继续服用益生菌1-2周。

4、误区四:酸奶可代替益生菌

临床曾见过,母乳喂养的6个半月宝宝排便费力,大便干结,妈妈给宝宝喂了酸奶,目的是补充益生菌。她认为酸奶为食品,至少比药物安全。结果两次喂养后,婴儿开始哭闹、腹泻、大便带血、湿疹加重—典型的牛奶蛋白过敏现象。宝宝1岁内不应接受鲜奶及其制品。酸奶也是鲜奶制品。

5、误区五:益生菌含好菌,所以可以长期服用。

最好不要长期吃。虽然益生菌对宝宝的肠胃起到调节腹泻和便秘的双向作用,但经常服用的益生菌也仅限于一至三种临床治疗效果较好的菌株,而肠道内的有益菌株是远不止这几种的,是需要通过正常饮食来自我调整的。

因此,如果宝宝并没有出现消化系统的问题,不需要长期服用益生菌了,只是在宝贝生病期间、消化欠佳期间、出现胃肠道问题期间才有必要服用。

同时,注意均衡饮食,这样更有利于肠道自身正常菌群的培养。需要注意的是,如果宝宝的肠胃一贯较弱,那么,在已经规律服用益生菌一段时间后,可以逐渐减量直至停止服用,以给肠道一个适应期。

6、误区六:不管菌种

益生菌的功效是以“菌株”为准的,并非所有菌种益生菌都具有一样的功效。目前公认的菌种是以乳酸菌和双歧杆菌为主的“符合活性益生菌‘’

三、使用注意事项:

1、益生菌厌氧,服用时应该尽量避免和空气接触。

益生菌是个傲娇的菌,经不起等待。给宝宝喂益生菌的时候,要现配现用。粉末状的益生菌原本处于休眠状态,遇到水就“活过来”了。此时,就会被空气中的氧气“干掉”,所以在它们“阵亡”前,要赶紧吃下去。如果宝宝还小,喝的慢。你可以把粉末倒进小勺里一点儿,冲上水,这也就是“一口”的量,然后给孩子迅速喝下去。之后再冲下一勺,反复几次,一包益生菌也就吃完了。

2、不宜用热水服用

益生菌在40度的时候就会逐渐进入衰亡阶段,因此服用益生菌时,冲泡的温度不能高于40度。作为活菌,且又在人体内存活,益生菌的最佳生长温度和人类肠道正常温度相近,大约是37℃。

所以,冲益生菌制剂的水温,最好是在35-40℃之间,不然益生菌就被烫死了。

3、联合用药遵医嘱

药物之间相互作用较为复杂,故多种药物同时服用时.建议遵医嘱:

1)与抗生素联用:益生菌制剂为“活”的微生物,应避免与抗生素同时服用,以免影响疗效。如需联用,宜加大益生菌剂量或间隔2—3小时以上。或者个别菌种如布托酵母菌对抗生素不敏感,可与抗生素联用。

2)与吸附剂联用:常用吸附剂包括药用炭和蒙脱石散,可作为止泻药使用,由于该类药品具有丰富的空隙,具有较强的吸附力,与益生菌制剂联用,可能会产生吸附益生菌的现象.削弱药物疗效。因此,如需联用,最好间隔2~3小时以上。

3)与非抗生素类杀菌剂联用:铋剂(胃黏膜保护药)能在胃黏膜溃疡处形成保护膜,并能杀灭幽门螺杆菌,但同时也能杀灭双歧杆菌、乳杆菌等益生菌。因此,同样需间隔2-3小时以上服用。

4、进食后20分钟后服用

益生菌最好在饭后20分钟服用,因饭后胃酸浓度降低,更有利于让活菌顺利到达肠道发挥作用。进入胃的食物可消耗大部分胃酸,更有利于让大部分益生菌或者进入小肠,否则即使是被选出的已确定能到达小肠的益生菌株也难免遭受损失,令其功效打折。

小编在这里还要提醒大家一点的是:益生菌是对肠道有益的细菌,过期或保存不当的益生菌不仅会失去活性,还有可能滋生有害细菌。所以家长们在给宝宝服用益生菌前要注意产品的保质期。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sunyijia888.com/jbxx/705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