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癌症成为慢性病,蛋白组学赋能肿瘤精准

“让癌症成为慢性病。”昨天(7月1日),长三角聚劲科创大赛全国总决赛在复旦大学相辉堂开赛。决赛现场,“蛋白组学赋能肿瘤精准医疗”项目的演讲令人振奋。该团队在肿瘤伴随诊断和肿瘤药物的千亿级市场深耕多年,打破了国外领先公司在蛋白组学技术领域的垄断地位,多个技术已填补国内空白,是第一家在蛋白质组学领域获批医疗器械上市许可的国内公司,率先将蛋白组学技术应用于肿瘤精准医疗领域,促进新的专家共识、建立行业标准。最终,该项目团队胜出,斩获88万元现金的“聚劲大奖”。“AI计算设计驱动新药研发”项目团队和“三维编织高性能复合材料”项目团队获得银奖,各捧回30万元现金奖励。本次大赛设立了科技先锋奖、市场潜力奖、卓越团队奖三个单项奖,每个单项奖的两支获奖队伍将各获10万元奖金。21支种子团队中还有10支项目团队获得铜奖,各获得10万元现金奖励。从获奖名单不难发现,所有参赛项目均以“硬科技”为主导:参与初赛的科创企业中,平均每家拥有10项技术专利;进入决赛的企业中,平均每家拥有17项技术专利,均具有极高的科技含量,代表了长三角科创乃至中国科创的整体面貌和综合水平。为了奖励科创创新,本次大赛总奖池超过千万,获胜参赛团队除获得总额万元的现金奖外,复旦大学管理学院还将为他们提供总计万元的专项奖学金,包括9个复旦科创企业家营全额奖学金、9个复旦大学MBA及3个复旦大学EMBA部分折扣作为奖学金的机会,以及价值万元的科创生态赋能服务和培训,陪伴获胜团队继续成长。大赛评委代表、复旦大学管理学院教授钱世政谈到,如今,数字科技已经如同液体渗透到各行各业,从生物医药到半导体产业,从流程智能平台再到高性能复合材料,这也就解释了为何今天的九支决赛团队中有四个都涉及到了数字科技。在他看来,当全球产业链格局面临重构,决赛团队的精彩项目路演仍旧让大家看到了全新的未来希望——进口替代,即使面临再困难的“卡脖子”问题,中国科创企业仍旧锐意向前,敢于迎难而上,铸就属于自己的辉煌未来。“工业4.0即智能制造方兴未艾,未来中国制造业仍旧大有可为,我们期待中国制造全面完成向“中国智造”转型升级的那天。”钱世政说,科创不仅是科学家的事,商业模式的创新也确实能够有效赋能科创,这也是管院提出并践行科创战略的重要原因。合力在科学家和企业家之间取得“最大公约数”,为中国科创的光明未来尽绵薄之力。”复旦大学管理学院院长陆雄说:“科创大赛也是一个科普的过程,通过这样一场盛大赛事,我们鼓励全社会都来

转载请注明:http://www.sunyijia888.com/csjd/8421.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