欣源说有决心有毅力减肥固然好,但严厉
文
冯欣源
北京大学医学博士
复旦大学社会心理学博士后
医院主治医师
宝宝树专家答答问数已过两万
亲自养育两个宝宝的妈妈
《跟冯欣源坚守自然养育》丛书作者
《夏娃的困惑》丛书作者
编辑
于雷
毕业于北京大学,作家,编辑长期致力于益智、教育领域
减肥(节食)
有决心,有毅力减肥,固然好。
但严厉节食,伤害身体又伤害心理,不可取!
欣源碎碎念我对于坚持严格控制饮食或高强度健身瘦下来的人,一直是非常尊敬的。这真是有着无与伦比的决心和毅力,才能做成的事,没有胖过的人,真心无法体会。不过,换个角度思考,身体有些惧怕,本能规避这样的方式,是有原因的——容易造成身心伤害。因此,真的不要指责减肥失败的人,他们真的尽了力,另外,本能地想保护自己,并不可耻。方法不对,这本不是自不自律等品质问题。我在妇科的计划生育科轮转的时候,看到太多瘦汀汀的,我见犹怜的小女孩——是的,月经不好,生不出来孩子的女孩,并不像我们想象的那样,多数是内分泌紊乱的大胖子,而是瘦瘦的小女孩。如果他们用作用于中枢的减肥药,更可能出现这方面的副作用。如果是胖子,突然严厉的节食,身体也受不了。这只是节食减肥对健康造成损伤的冰山一角。今天就跟大家仔细说说。我们爱美丽,更要爱一个健康、开心的自己。ps.有关减肥,我把自己搜罗的知识和亲身实践,写了一本书,在电子书和纸质书店里哦。公号后台右下方能看到。不过,我觉得看看之前的公号文章就够用啦,精华内容已经发在公号里了。下面会附上链接:
前期回顾:
欣源说
有图有真相:妈妈们产后变胖怎么办?地球上最轻松的减肥大法,拿走不谢!(引言)
欣源说
轻松享“瘦”,丢糖最关键!重要性远超节食和运动(丢糖第一弹)
欣源说
糖会上瘾!如果丢糖会坏脑子,咱们的祖先,全世界的哺乳动物脑子都该坏了……(丢糖第二弹)
欣源说
“丢糖”简易操作宝典——具体不吃些啥?(后附:糖的危害简述)
欣源说
吃油,会让人“胖得流油”吗?生酮饮食敢尝试吗?——减肥系列(六)
欣源说
减肥就不能吃肉?饮食比例中肉多点好,还是菜多点好?——减肥系列(七)
欣源说
硬核、实用、轻松的减肥食谱(居家版),拿走不谢!
欣源说
硬核、实用、轻松的减肥食谱(社畜版),拿走不谢!
欣源说
如何运动,能轻松又高兴地减肥,还不太花时间?
欣源说
植物性食物,没有咱想象的那么重要
严厉节食,有效果,不过伤害身体和心理,不可取!
前面提到的内容,主要是调整饮食配比,总量有所限制,就可以了。调整饮食配比以后,人因为习惯了低胰岛素水平,且波动不大的状态,不会太饿的哦。平常饿了就塞点营养密度高的奶制品,或营养密度低的坚果、水果来吃,少吃多餐。很容易就瘦下来了。
然而,除了介绍比较极端的“生酮饮食”,市面上绝大部分减肥招数是严厉节食,加上疯狂运动!方向错了。咱们在这儿先讲讲严厉节食的害处。
严厉节食,方法包括且不限于一天三顿小黄瓜,小番茄;只吃魔芋;只吃水煮包菜;吃泻药或生病拉肚子,把吃的都给拉出去……比较严厉的情况是过午不食,最为严厉的情况当属辟谷(这是我国道教传下来的说法,西方称“断食”。以下都统称辟谷)。有的人间断辟谷一两天,有的人连续一两星期不吃(有人严格辟谷,也有人吃一点点红枣或水煮菜,喝电解质水)……嗷这太狠了。组团辟谷的,还收人家一大笔钱,忽悠听课,教人自虐,又不能进行医疗监测(要知道面对的常是中老年人,基础疾病不少的,甚至又耽误癌症治疗的),真是太不好了。
辟谷的理论不是没有可取之处
很多宗教团体也有类似行为,有节制人的欲望,减少杀生,对神明表达崇敬等等含义。在缺衣少食的古代,人们常常出现这些有点祭祀、节欲意味的行为,也在情理之中。
由于近代从西方舶来,又能在一定程度上把各国文化、宗教串起来,还真有不少人对此进行了研究。有些理论是说得过去的。
1.它最大的好处,其实是生酮!辟谷是非常极端的生酮方式。酮体能抗炎,因此对很多炎症性疾病很快就能起效。
2.它的意义也在于节制饮食,变相调整营养比例。人们如今营养比例并不协调,前面已经提到过了。在严厉节食的时候,身体会消耗掉不需要的营养,把身体的营养比例调整到一个比较合适的水平!(因此,人们的身体能做到丢糖,调整油脂比例,就已经很不错了,多余的营养还异生成蛋白质。因此不光能修饰体型,还能抵御不少炎症性疾病。这个效力比生酮的效力慢一点,但更为持久。)
3.有些人疯狂饿过,身体和心理适应这种状态,会没那么想吃。瘦下来也很珍惜,不会乱吃了。从而改变了进食习惯。但也不一定的,有些人一吃就狂反弹,原因底下会提到。
有更好,更轻松的方式达到同样的目的
好了,这会儿我们了解了原理,完全不用做得这么极端……很多方式就能轻松达到目的啊!
比如,真想生酮的话,就吃生酮饮食啊!当然,没事不必这样吃,还是挺麻烦的,身体也未必适应得了,一般还是在治疗一些特殊疾病的时候用到,并且非常需要医生的建议和追踪评估。丢糖、调整油脂比例,咱们调整饮食就能做到,轻松太多太多了。
严厉节食,有不少害处
上面提到的针对辟谷、断食的研究,“情人眼里出西施”,学者们几乎只研究好的方面,挺偏颇。坏的方面研究非常少。但我们还是能发现不少线索的。
1.非常容易反弹
我们虽然吃得少了,但饮食搭配的习惯并没有变化啊!该有糖有糖,该有油有油。
另外,身体会适应低能量的状态,碰到能量,更加珍惜,利用率更高——也就是再吃东西的时候比过去更容易堆肉!近年来,也有人提出“节俭基因激活”的概念。有待考究,不过饮食的确是能在基因水平影响人的,长期吃得少,身体适应这种低能量摄入状态,哪天放飞自我吃,身体却没调整过来,当然更容易变胖。
举两个小例子。
(1)隔日投饲料的鱼
如果搜索渔林畜牧类的文章,发现有个方法很有意思:给一组鱼隔天投喂饲料,另一组鱼天天投喂饲料,每天的量是一样的。结果隔天投喂的鱼饲料钱少了一半,产出的鱼的重量却差不多!这些文章是为了减少成本来写的。
(2)节食、辟谷的人忽胖忽瘦
咱们也常观察到一个现象,辟谷的人常常忽胖忽瘦——随便吃点儿啥就胖,辟谷3~7天,立马又面黄肌瘦!
咱们那些辛辛苦苦吃小黄瓜,小番茄减肥的人,也是如此,哪天吃多一点,会发现反弹的速度很快。只能继续反反复复饿肚子。
(3)改革开放后胖子激增
有学者认为,三年自然灾害前后,人们的身体适应了低能量摄入的状态,激活了“节俭基因”!改革开放以后,多数人衣食无忧,还因为过去的匮乏感疯狂的吃,就产生了大量的胖子。
当然,这一点还是需要考量的。我个人觉得糖是更为重要的因素,改革开放以后,西方文化渗透,喝可乐、吃面包或汉堡的人明显多了啊!主食的来源也更丰富,人们也放飞自我吃。因此必须得考虑高糖的影响,不能把大家变胖的锅,都背在“节俭基因”头上。
(4)肠胃疾病治好了,经常会变胖
如果人有胃病(常常是幽门螺杆菌感染),常吃不下多少东西(胃溃疡比较多),或者有人很爱吃(十二指肠溃疡比较多),但容易拉肚子,吃进去的都给拉出去了。不过把活动胃病治好后,我们就会发现这些人容易变胖。
……
所以我们有不少线索,发现人们适应低能量状态后,哪天再遇到能量,就像囤货似的加以利用,很容易反弹变胖。
2.可能伤害肠胃
完全不吃,或吃太少,肠粘膜有可能受损的。术后禁食的研究常常会发现这一点,因此如今是建议早早恢复饮食的,哪怕是做的肠子手术,早吃也比晚吃恢复更好。
严格禁食的人,还有人出现菌群移位,肠道菌群顺着门脉系统进入肝附近。有些人有菌血症,但症状不明显(胃肠正常菌群没那么毒),有的人特别倒霉的人还罹患了肝脓肿这样的疾病。
3.可能损伤大脑
总有宝宝担心不吃主食会不会伤大脑,事实上,我们自然饮食中的碳水,算下来都完全够用了,再加上蛋白质,脂质,能量不缺,当然不会伤大脑哦。
但,丢糖,不代表啥都不吃!啥都不吃,真有可能伤大脑的。
一开始,这伤害可能没那么明显。因为身体很智能,会产生很多代偿反应,优先供给脑子营养。有些人辟谷后感到神清气爽,脑子好使了似的。一方面酮体也是供能的;另一方面酮体还能让人有愉悦的感受,甚至有饱腹感(身体面对饥饿的代偿反应);酮体还能抗炎——脑子里那些多余的糖、脂代谢产物等影响细胞功能的垃圾给消耗掉了,还有酮体帮忙抗炎,当然血管疏通,神清气爽了。
不过,咱们身体调用能量的能力,能调用的额度,是有限的。
比如说胖子,特别是年纪稍大的胖子,或多说少都有点胰岛素抵抗,胰腺的反应也不如年轻的瘦子灵敏。突然节食,很容易低血糖的!低血糖,非常伤大脑!如果只是调整饮食比例,而不是几乎不吃,那就会和缓很多。
辟谷起步是3~7天,有宝宝坚持14天,甚至更久!有些人还会建议去做爬山等剧烈活动!从理论上来讲,身体囤积的脂肪等营养,能让人撑很长时间,可能也是动物和原始人类适应缺衣少食环境的一种调整措施。不过具体能撑多久,真是因人而异的,如果人本身血糖、血脂调节功能不那么理想,身体又长期适应了之前有些紊乱的状态,突然长时间不给人能量,头脑糖和脂质等营养缺乏的情形真有可能存在的。不要被酮体产生的美好感觉给蒙蔽了。
理论上年轻人大脑需要更多的能量,老年人内分泌代谢调节功能变差。突然的低能量状态对他们头脑是好是坏?需要更多的实验数据。因为智能不容易评估,同一个人身上不同时间做智力评估,实验方法也很有限(同一个量表的话,第二次测肯定比第一次好),再一个也得考虑安慰剂效应,主动寻求辟谷的人,跟被动困在矿难地点挨饿的人,心理状态肯定不一样,但这种感受是主观的,变成客观可量化、对比的指标并不容易。因此,辟谷会不会坏脑子,这个研究不好做的,迄今也没发现相关数据,但从理论上分析,咱们还是悠着点儿为好。
辟谷会不会弄坏脑子,目前不好说。毕竟大多数人是1~7天低能量摄入状态。但有些人为了变瘦,长期严厉节食,是真有可能坏脑子的。最典型的极端例子就是节食导致的神经性厌食症,除了心理上的适应性调整,很大程度也是器质性脑损伤造成的。一些人没这么极端,但处在走极端的路途中。风险肯定是存在的。
辟谷也是上瘾的……可以说只要是刺激性行为,身体都会产生些代偿物质,让人舒爽,而这些代偿物质,和随之而来的舒爽感受,往往会带来微微成瘾性!如果经常辟谷,越来越厉害地去辟谷,是不是会损伤头脑,那不好说了。
因此,欣源肯定是非常不建议长期严厉节食!对于需要营养的小孩,年轻人,胖子,年纪大一些的人,更要悠着点。这事儿咱们科学家还没弄明白,但尽量不要让自己处于危险的境地哦。更何况有更轻松的方式来代替嘛——咱们想要的节食、辟谷的那些好处,通过调整饮食比例和总量,合理活动,完全可以做到的。
4.可能造成内分泌代谢紊乱,引发一些疾病
要知道头脑需要糖,需要脂肪。身体很多地方都需要脂肪。作用多着了:除了给营养,还能当信使(信号传递),润滑,稳定各个膜功能……宏观一点看,脑子最要油,各个膜和关节需要油,内分泌器官很需要油,生殖器官很需要油……总的来看,消耗器官很需要油,比如大脑和肌肉等;“制造业”比较活跃的地方,当然也很需要油,比如骨髓、免疫器官、生殖器官等,各种膜结构也需要“润滑油”,同时也有些体液分泌功能需要消耗一些油。
当然,不同地方需要的脂肪种类不一样(因此,脂肪摄入种类不均衡,会有影响)。营养过多,糖、脂代谢紊乱,会在不同程度影响这些地方的功能。相反,如果能量严重摄入不足,身体会优先保大脑,其他需要油的地方,就很容易受影响。所以,容易受影响的是暴胖的,以及节食导致暴瘦的(天生瘦又是另一回事了,人为瘦很有可能对身体造成影响)。暴胖的调整内分泌有比较多的机会,而暴瘦的,暂时功能钝抑、心理受影响那还好说,如果是长期低能量状态,产生器质性损害,那疗效就很差了。
最容易影响的是生殖系统——首先得保证自个儿活着,活好,才能考虑下一代啊!对生殖系统的影响是多方面的,从中枢调控,内分泌,到外周效应器官本身,都有可能影响。因此,我以前跟老师做妇产生殖医学科手术的时候,发现不孕不育这事儿,更多地集中在暴瘦的女孩身上,我们读书时以为过胖、多囊卵巢、雄激素分泌异常等问题影响生育,其实总体看来没有瘦女孩多。有些女孩儿直接就闭经了……短期身心影响还好说,如果时间太长,造成器质性损害,想把月经再弄来就很不容易。这些女孩到处求医问药,吃中药,大部分也没啥效果。
想想看,有性生活,怀孕生产前后的女性往往会更有成熟风韵,不一定是胖,仔细考察,她们的体脂量和分布情况跟年轻小女孩不一样!身体好像在囤积能量,让人准备生产,产后也有足够的能量恢复,参与带孩子和哺乳,以及继续准备生产。老天爷早就把一切安排得妥妥的了。
再个就是影响润滑功能。比如非常瘦的人就容易气胸,当然高的体型和基因也有影响。关节润滑功能也可能受影响,过瘦的人关节常会有些说不清道不明的不舒服。当然跟营养过剩、比例失调导致的微炎症状态引发的慢性疼痛又很不一样。
至于对免疫、造血等系统的影响,那就众说纷纭了。研究往往着眼一个小小的点,比如这个免疫因子高啦,那个因子低啦,不能反映整体情况,因子变化跟免疫力变化也不是直接相关的,免疫力这东西也不好量化。另外还得除外其他营养状况导致的影响,比如严重节食导致的缺铁性贫血,进而影响免疫力,就不能单单只考虑消耗油脂导致的问题了。酮体生成和糖、脂中间代谢产物的减少,又有些正面影响。应激状态也是把双刃剑,好的影响坏的影响都有……因此,不能一概而论的,看到一篇文章说好,就跟着说好。这需要更大规模,更全面的数据证实哦。我们的直观感受也没办法给我们提示,有些瘦子弱不禁风,怕冷,爱病,有些瘦子却格外精神,很少生病。也跟遗传、心理状态、运动情况等很多因素有关。
因此,节食对这些系统好不好,就不摆结论啦。大家感兴趣的话可以查阅。但要多看啊,千万不要看一篇文章说好(真正做这方面研究,当然说好的比较多。比如辟谷的研究,就说对免疫力等等各种好。可是矿难的研究,就说各种不好了……看看人的身心状态,科研人员解读数据的倾向性,影响多大啊),就立马去实施,文章着眼点常常比较窄,以偏概全的事儿常发生的哦。
5.再进食综合征,短期的电解质紊乱和长期的微量元素、矿物质等缺乏
对于一些被迫限于矿难的人进行研究,咱们发现有个词儿叫“再进食综合征”。
这些饥饿的人被解救了,还给予非常友善的对待,面前摆满了美味的食物。然而饱餐一顿后,这些人居然抽搐,心衰,严重腹泻,昏迷甚至死亡!
因为人长期适应了低营养摄入的状态,身体也得在缺乏摄入的前提下,维持血糖、电解质等水平稳定。这会儿突然有了食物,血磷、血钾、血镁突然变化,非常容易造成严重的电解质紊乱进而导致心律失常,长期没有接受食物的肠胃一时也接受不了,还会狂腹泻,进一步导致电解质紊乱!这是要命的哦。有些人没出危险,但也许身体在危险边缘爬了一遭,自己却不自知哦。
现在做辟谷的团体,慢慢了解这些知识,还是会补充电解质了,再进食的时候也会悠着点,有个两三天的过渡期。不过,也得考虑长期的影响啊,铁、锌、B族维生素……
如果不是专业医务人员,还是比较难进行密切观察、护理、监测的。
哎……不吃东西导致营养不良的情形,多了去了。
6.伤害心理
前面提到过,神经性厌食症,可能有器质性脑损害因素参与的。不过,除了器质性因素,单纯的心理影响咱们也得考虑啊。
网上的文章,大多看得人自惭形秽——鼓励人们自律,甚至严苛地对待自己。每天几片水煮蔬菜加水煮鸡胸肉两块,每天走一万步。
仔细想想,这样真的好吗?
且不说这理论对不对哦。我已经花了几万字篇幅来阐释了。其中有个很大的问题:严苛节食、健身,甚至运动成瘾,人的心理会健康吗?
除了基因因素影响(有些人天生规划性强),大部分人是不希望搞得自己不大高兴的。不吃东西真的让人很不开心,每天一万步也真是让人心有戚戚。做不到就是不自律?No,这都是合情合理的事。而且还要权衡,得牺牲自己工作,陪伴家人的时间和精力来做这些事,咱们把工作(自我价值实现)、家人放在比自己高一些的位置,也非常合情合理。
想让自己开心,热爱生活,用心工作,关心家人……心理多么健康的一个人啊!
每天吃小黄瓜、小番茄严格节食,每天8小时健身房,白天走几小时去公司上班,晚上还要围着城市跑步。那样严苛地对待自己,其实已经有点自虐的意味了。有时候自虐后身体代偿产生的快感,还会让人上瘾。运动成瘾,听着很美好,其实跟其他压力导致的成瘾,性质一样的,虽然不如自残、自伤那么极端。
人为什么要虐待自己呢?多数时候是对自己自卑哦——觉得自己不够好……要么是对别人怨愤——不喜欢别人说我不够好!
说实话,真对自己过分下得了狠手,很难说心理状态好不好……还是单纯的有信念?如果是那些明明知道吃减肥药、腹泻药、寄生虫……伤身体,还要吃的人,那真是有点儿……呃……游走在变态的边缘了……
好哩,这一点见仁见智啦!大部分人是普通人,不是明星,其实对美的追求,不用给自己定个明星的标准哦。
小胖子们总给自己传递两个信息:“你不够好”,“做不到这些事的你更是糟糕透顶”……终于减下来却一直惴惴不安,担心反弹;如果减不下来或反弹了,或严苛减肥弄得自己很忧郁,容易自暴自弃,觉得自己更不好了……
其实,与其严苛对待自己,我更希望你做一个觉得自己特别好,不愿节食,快乐享受食物和玩耍的微胖界可爱女孩哦!
今天的内容,提到了身体的记忆——长期做不到的,就不要去做。下期还会跟大家深入探讨这部分内容哦!
作者冯欣源?版权所有编辑
于雷来源
《跟冯欣源坚守自然养育》系列书《夏娃的困惑》系列书转载合作
请联络
转载请注明:http://www.sunyijia888.com/csjd/54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