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律失常花样多
大家好,医院心脏康复中心,我是王媛。
心律失常是心血管疾病中最常见的、重要的一组疾病。它可单独发病,也可与其他心血管病伴发,可突然发作而致猝死,也可持续累及心脏而致其衰竭。健康体检中,人们常常会遇到“窦性心律不齐”、“窦性心动过缓”等等,都属于“心律失常”的范畴。
什么是心律失常?
心律失常是指由于心脏激动的起源或传导异常所致的心律或心率改变,是临床最常见的心血管表现之一。心律失常患者的临床症状轻重不一,轻者可无任何不适,偶在查体时被发现,严重的可以危及患者生命。心律失常是心脑血管中的一种常见疾病,一般分为先天性心律失常和后天性心律失常两种。先天性心律失常多为遗传所致,而对于后天性心律失常患者来说,一般是由于自己的生活规律不规范或者某些心脏类疾病诱发的。
如何辨别自己是否心律失常呢?
从症状上来看,一部分心律失常的患者可能会出现心慌、胸闷、头晕、昏厥、黑矇等情况。通过心电图等体检也可以发现可疑的问题。然而,这里需要注意,并非出现以上症状就是心律失常;平时体检测心电图未发现问题也不代表你的心脏健康。窦性心律是不断变动的,几秒甚至几十秒的心电图检测未必能正好扑捉到犯病时的情况。心律失常的“花样”很多,我们自身有时也能扑捉到一些症状,最常见的是心悸,患者能感觉到心跳,或者感觉到心跳不齐,像要蹦出来一样,有些人还会有胸闷、心慌等表现。除了心悸外,有些心律失常的患者,平时感觉不到异常,但病情一发作就会晕倒,如室速、室颤等类型的心律失常,这属于较严重的心律失常。由于心律失常并不是时刻发生,为了更好的发现问题,24小时动态心电图监测有利于抓住心律失常的蛛丝马迹。
会不会在某个时候突然出现心跳加快,感到心慌的时候?这是不是心律失常呢?你了解过心律失常的症状吗?
1.早搏
常见的早搏分房性早搏和室性早搏,一般来讲,正常人也会有些早搏,少了的早搏没有什么危害,也不一定会引起症状。但如果早搏数量过多,每天有上万次,那就会引起临床症状或者是损害心脏的功能了,也需要心血管医生给您明确诊断和治疗了。有早搏的患者平时应该注意的是——1、尽量不要饮用刺激性的饮料,如酒、浓茶或咖啡;2、少吸烟;3、运动不要过度;4、注意调整情绪,避免压力过大;5、保持良好的睡眠。
2.心动过速
由于运动、兴奋或发烧所造成的窦性心动过速通常没有大碍,也无需治疗。但“发作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或“室性心动过速”就比较危险了,尤其是室性心动过速,一旦发作且无法终止的话,可能会造成心脏骤停,需要引起警惕。室上性心动过速及室性心动过速通常都是有心血管器质性疾病的,要记住早诊断早治疗,减少猝死风险。
3.心动过缓
成年人每分钟心跳次数不到60次被称为心动过缓,常见于年轻人和身体素质非常好的人(如运动员),这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并没有什么大不了的。然而,心脏病发作、甲状腺功能不够活跃或年老体衰也会造成心动过缓,如果心率低于50次/分,伴或不伴有明显症状的情况,建议及时诊治,必要时服用药物或植入心脏起搏器。
4.房颤
心房颤动也是一种常见的心律失常类型,有专家认为,房颤本身并不会危及生命,但可使中风的风险增加5倍,由于心房不规律的收缩,心房内的血液出现湍流,容易形成血栓,血栓脱落就会造成大面积的栓塞,如脑栓塞、肠系膜上动脉栓塞等。因此房颤的治疗除了恢复心律、控制心率,另外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就是抗凝。如果年龄较轻,心脏结构和功能未发生明显变化的患者,也可以用手术的方式进行治疗,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射频消融术,彻底根除房颤,减少不良的预后。
5.室颤
心室颤动是心律失常最致命的一种类型。由于心室处理了循环系统的大部分“重体力活”,室颤会导致血流几近停止。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医学院的戈登·托马斯利教授说:“室颤病人如果没能在几分钟内得到救治就会死亡”,可见其危险性之高。室颤常发生在有潜在心脏病的人群之中,可通过植入除颤器(如果停止跳动,则电击心脏)来治疗。
6.房室传导阻滞
是指来自于心房的电脉冲信号过弱或传导不正确,无法传到心室,造成心跳过慢,甚至有心脏骤停的风险。其治疗方法包括口服药物、射频消融术及植入心脏起搏器等。
心律失常是心血管疾病中重要的一组疾病。它可单独发病亦可与心血管病伴发。可突然发作而致猝死,亦可持续累及心脏而衰竭。那心律失常的病人如何护理呢?
1、作息时间要规律
当心律失常发作病人出现胸闷、心悸、头晕等不适时,应采取高枕卧位、半卧位或其他舒适体位,尽量避免左侧卧位。有头晕、晕厥发作或曾有跌倒病史者应卧床休息,加强生活护理。对于心律失常的患者来说,充足的睡眠对于他们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如果他们的睡眠质量得不到保证,那么心律失常的症状就会越来越重,进而就会加大疾病对自身的伤害度。
2、减少每餐的食用量
给予清淡易消化、低脂和富于营养的饮食,且少量多餐,避免刺激性饮料。有心力衰竭病人应限制钠盐摄入,对服用利尿剂者应鼓励多进食富含钾盐的食物,避免出现低钾血症而诱发心律失常。由于心律失常的病人,其心脏部位的负荷是较大的,所以他们就需要尽量避免做增大心脏负荷的事宜。而在饮食之上,如果吃的太过油腻,那么就会加大其心脏部位的工作强度,从而就会引发心脏部位不适的状况发生。
3.心律失常患者应预防诱发因素
吸烟、饮茶或咖啡、饮酒、体力活动、情绪激动、焦虑、忧郁及失眠均可诱发窦性心动过速、早搏、房颤等疾病,避免这些诱因有助于减少心律失常发作。病人可结合以往发病的实际情况,总结经验,避免可能的诱因,比单纯用药更简便、安全、有效,尤其是对一些无器质性疾病的早搏,一旦确诊早搏后病人往往高度紧张、焦虑、忧郁,严重
转载请注明:http://www.sunyijia888.com/csjd/47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