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并心律失常及治疗装置患者的干预策略
近几年来,心律失常的介入治疗在我国迅速发展,心脏起搏器的临床应用亦日益广泛,植入型心律转复除颤器(ICD)也在我国开始应用,新研究对心律失常认识深化,提供最佳的装置用于治疗。
由于心律失常的类型和可能的后果因人而异。
所以心脏康复专家面临的挑战包括:
1.熟知心律失常相应的血流动力学后果
2.处理心律失常对运动生理学的影响。
此外心脏康复人员必须对不同的治疗装置一一起搏器或置入型心律转复除颤器(ICD)有清晰的认识,与患者一起工作并教他们识别特殊的故障。
还需要制定规范来指导每名工作人员对不同的心律失常做出反应,并对合并运动相关性心律失常或安装置入型心律转复除颤器患者的运动水平设置上限。
下面描述了常见的心律失常(包括心房颤动)及与之相关的涉及运动和教育方面的内容以帮助康复医生更好地处理这些情况。
一:心房颤动运动
1.对于已控制的心房颤动,由于心率变异大,要使用目标心率范围而不是特定的目标心率值。
2.小心进行,直至运动反应被识别并趋于稳定。
安全性
1.未控制的心房颤动由于会引起血流动力学不稳定而属于运动禁忌证。
2.慢性心房颤动患者一般都使用华法林,一旦发生运动损伤可引起出血问题。
3.应用洋地黄类药物可引起类似心肌缺血反应的ST段压低。
教育
应与患者说明使用华法林的安全预防措施,同时使病人了解心房颤动的病因与治疗;脉搏参数的替代指标(如:有感疲劳等级,体征/症状)。
二:室性早搏/二联律/短阵室性心动过速运动
1.风险增加时建议进行心电图监测,将新出现或不同的心律表现报告给医生。
2.通过减低运动强度或停止运动来治疗运动诱发的心律失常。
安全性
1.频发案性早搏会影响冠脉灌注,继而可以导致缺血的体征和症状,包括心输出量和血压的下降。
2.运动引起的缺血可以因为影响冠脉灌注而导致窒性心律失常。
教育
使患者认识与室性心律失常相关的体征/症状(如心悸、头晕等),帮助他们改变行为方式有助于减少早博频率,如控制尼古丁、咖啡因和精神压力。
三:起搏器运动
运动处方和运动反应的监测方法必须根据患者情况和置入装置的特点进行调整。
安全性
1.了解需要置入起搏器的心律失常和传导阻滞的情况。
2.置入装置可能会限制部分活动。
教育
向患者介绍什么是起搏器,它如何帮助患者的心脏,帮助他们识别起搏器功能异常的体征/症状(如眩晕、视物模糊、缓脉等),并对之做出反应。
四:置入型心律转复除颤器运动
1.运动心率上限的设定要低于置入型心律转复除颤器触发值(低10~15/min)。
2.危险分层是高危,需严密监测心律。
3.短阵室速是将来心脏事件的先兆。
4.应用保守水平的运动康复强度,避免心率超过上限;使用有感疲劳等级来测算能耐受的运动量增加。
5.合并运动受限史者运动升级要少而慢。
安全性
1.有心源性猝死病史者将来易出现心脏事件。
2.提前了解该装置如何工作、如何设定心率,放电次数及体外除颤的要求。
3.还需了解抗心律失常药物的作用及副作用。
教育
帮助患者了解该装置如何工作,保证患者运动不会导致该装置放电;该装置放电时接近或接触患者的人不会受伤。对恐惧和焦虑者进行一对一咨询或转诊到心理咨询师。
通常来说,处理心律失常、起搏心律以及引起置入型心律转复除颤器放电的心律和心率的目的是:早期识别心电图异常或者与这些异常相关的体征和症状,从而预防并处理这些问题。
心脏康复专业人员经常是第一个发现静息或运动心律失常的人。任何新的心律失常或心律失常严重程度发生改变,心脏康复工作人员都应该引起注意并将其提交给相关医生进行评估和处理。
参考:美国心脏康复和二级预防项目指南
CACPR赞赏
转载请注明:http://www.sunyijia888.com/csjd/38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