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8日夜报

周五大跌,吓到了吗?

此轮回调的时间节点,小梁在最近两周反复提示了:中报业绩预告结束(7月15);一路上涨积累的丰厚的获利盘;市场加速阶段发力过猛的后遗症,种种迹象表明回调即将来临,果然15号一过,16号开始认真地开始砸盘。

这里直接说一个观点吧。可能不是几天能结束的,而且抄底也要等一个信号:市场调整需要一个情绪宣泄的动作,即盘中恐慌杀跌的分时走势;至少周五稳定砸盘走势还未看到这个信号。

如果出现左侧抄底信号,抄底板块:新能源汽车产业(锂电优先)、芯片半导体、光伏等等

大家好奇为什么是这个方向呢?

简单点回答是因为是高景气的行业,具有中长期投资价值。

说得细一些,就要讲到投资的底层逻辑的问题?

我从中小投资者角度给大家说说。

中小投资者投资逻辑基本是跟主力资金;

主力资金分为:国家队、机构资金、游资等

之前的散户喜欢跟着游资炒短线,因为那时是投机疯炒的市场,赚钱效应好。

但是现在的市场不可同日而语了,现在机构的资金体量越来越大,市场地位越来越高,逐渐形成了能够主导市场的力量,游资也跟着买。

这就成了非常有趣的现象,那不如直接投入机构的环抱就行了。所以得先研究机构的炒股模式。

大家都市场的根基是资金,而机构的炒股逻辑永恒不变的铁律:永远青睐业绩增速最快的板块而不是某一个特定板块

举个例子吧:

目前创业板PE(TTM)为62倍,年同期的估值达到80倍,目前距离去年的高点差距是22%。

股价向上,估值向下,背后的原因在于业绩的增速超过了股价的涨幅,这是成长板块最大的诱惑力,高估值有更高的业绩支撑,估值被合理的消化。

而传统蓝筹代表的上证50的整体估值12倍,高于过去4年7月份的估值;虽然今年一直走低,但是其整体估值还是同期中最高的。

股价下跌,估值还这么高,背后的原因是业绩增速下降导致的。

比如贵州茅台,年从25-30倍估值提高到40-50倍,但是业绩增速仅有10%。

估值提高了1倍,但是业绩只增长10%,如果股价不跌,需要6-8年才能回到25-30倍的估值。

但是市场能等这么久吗?

因此只能靠股价下跌来加速估值消化

所以现在能明白为什么创业板今年涨这么多,而传统核心资产,茅台五粮液没怎么涨,格力、三一重工跌跌不休了吧。

今天先聊这么多了。

臭氧污染高发季、多省市或现臭氧中度污染过程

----------

随着气温逐渐上升,又到了夏秋臭氧污染高发季。生态环境部近日发布7月下半月全国空气质量预报会商结果。23日-27日长三角地区局地、25日-30日京津冀及周边地区中南部、24日-31日东北地区局地,可能出现臭氧中度污染过程。而早在7月初,中国气象局国家气候中心与生态环境部中国环境监测总站联合开展了年7月及8-10月空气污染气象条件趋势预测会商,指出,7月我国东部地区进入高温频发时段,预计京津冀及周边地区、苏皖鲁豫交界地区、长三角可能出现2-4次臭氧污染过程。其中,预计7月长三角地区气温较常年同期偏高,气象条件有利于臭氧污染的生成,臭氧污染较近6年同期偏重。

布局上,建议

转载请注明:http://www.sunyijia888.com/zysx/717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