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种类型心律失常的药物治疗
对各种心律失常均应注意寻求是否有其他的因素引起的心律失常,并且对之进行治疗。
①电解质紊乱,尤其是血钾过低最为常见。镁离子的缺乏也应注意。
②由于服用药物而引起的心律失常,如洋地黄类制剂等。很多抗心律失常药物也具有产生心律失常的不良反应。
③患有某些疾病如甲状腺功能亢进,酸碱失衡等。过量的烟、酒也易诱发心律失常。
房性期前收缩
无器质性心脏病,去除诱因,一般并不需要治疗,症状明显者可选择药物治疗,伴有缺血和心衰者不主张长期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对诱发室上性心动过速、房颤的房性期前收缩可选择药物治疗。药物治疗:β受体阻断药阿替洛尔6.25~25mg,每天2次。美托洛尔12.5~25mg,每天2次。钙通道阻滞药:维拉帕米40~mg,每天2次;地尔硫?15~30mg,6小时1次。Ⅰ类抗心律失常药物:普罗帕酮~mg,6小时1次。
房性心动过速
治疗目的是终止发作或控制心室率,可选择β受体阻断药;普罗帕酮~mg,6小时1次;维拉帕米40~mg,每天2次;地尔硫?15~30mg,6小时1次;胺碘酮。需长期治疗者除选择上述药物,对于心衰患者首选胺碘酮,心功能正常者,可选择Ⅰa或Ⅰc类药物。
心房颤动、心房扑动
阵发性心房颤动房颤发作时的治疗:包括转复和控制心室率,普罗帕酮70mg+5%的葡萄糖溶液20ml静脉注射;静脉注射去乙酰毛花苷注射液0.4~0.8mg,或静脉应用钙通道阻滞药或β受体阻断药,其目的是使心室率下降到次/分以下。
胺碘酮静脉滴注(剂量同室上性心动过速的治疗),对发作不久的患者具有较高的终止发作效果。
维持窦性心律:胺碘酮、索他洛尔;普罗帕酮,莫雷西嗪;奎尼丁。
控制心室率:β受体阻断药;钙通道阻滞药。
预防血栓形成:阿司匹林;华法林维持INR在1.8~2.5。
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发作时的治疗
(1)普罗帕酮70mg+5%葡萄糖溶液20ml缓慢静脉注射。
(2)维拉帕米5mg稀释于5%葡萄糖溶液内缓慢静脉注射,注射后十分钟内仍无效可以重复一次。
(3)腺苷6~12mg静脉推注。
(4)胺碘酮mg(或5mg/kg)稀释在5%葡萄糖溶液ml内静脉滴注,30分钟内滴完。
室性期前收缩
需要治疗的室性期前收缩,依据其出现的情况选用治疗方案:
(1)急性心肌梗死的室性期前收缩,先用利多卡因50~mg静脉注射,然后以1~3mg/min的速度静脉滴注。美西律首次用~mg稀释后静脉内缓慢注射然后以1~4mg/min的速度持续静脉滴注。
美西律:先以~mg每日3次开始,有效后再逐步减量维持。
(2)器质性心脏病伴有心功能减退者首选胺碘酮治疗。
(3)无器质性心脏病者可选用β受体阻断药、美西律、普罗帕酮、胺碘酮等。
室性心动过速(室速)及心室颤动(室颤)的防治
(1)起源于右室的特发性室速:普罗帕酮;维拉帕米;β受体阻断药;腺苷;利多卡因。起源于左室的特发性室速:首选维拉帕米。
(2)伴有器质性心脏病的室性心动过速,目前首选的药物是胺碘酮,开始时每日1.0~1.2g,连续用药7~10天后再转为维持量0.3~0.4g/d。普罗帕酮、普鲁卡因胺、索他洛尔或β受体阻断药用于心功能正常者。
对尖端扭转型室性心动过速的治疗
(1)停用洋地黄和Ⅰ类、Ⅲ类抗心律失常药物。
(2)给予异丙肾上腺素0.1mg稀释于ml液体中,以0.5~1.0μg/min的速度静脉滴注。
(3)静脉补充钾。
(4)如发作时间较长,应行电转复。
1.葛均波,徐永健.内科学.第8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黄从新.内科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3.陈灏珠主译.Braunwald心脏病学.第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4.郭继鸿,李学斌主译.心脏电生理:从细胞到临床.第4版.北京: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8.
说明
本文来源:嘉音
如果你想把你的临床诊断,治疗或用药经验,与更多的心血管同道交流分享,让更多的人看见你,更多的人获益,欢迎投稿给我们!医无止境,我们的每一份付出都会以另一种方式被这个世界铭记。
投稿邮箱:carina.wang
haoyishu.org转载请注明:http://www.sunyijia888.com/zysx/32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