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药用炭 >> 注意事项 >> 泻盐

泻盐

泻盐起源于赛马(Epsom),煮沸当地矿泉水的时候生成。此后就从海水中获取。近代,泻盐是从诸如泻利盐(Epsomite)之类的矿物质中提取的。

农业

泻盐在农业中被用于一种肥料,因为镁是叶绿素的主要成分之一。通常被用于盆栽植物或缺镁的农作物,例如西红柿,马铃薯,玫瑰等。泻盐比起其他肥料的优点是溶解度较高。

医药

医药中,泻盐被用来治疗ingrownnail(指甲向内生长)。泻盐也被用作浴盐。

危险性

健康危害:本品粉尘对粘膜有刺激作用,长期接触可引起呼吸道炎症。误服有导泻作用,若有肾功能障碍者可致镁中毒,引起胃痛、呕吐、水泻、虚脱、呼吸困难、紫绀等。

环境危害:对环境有危害,对水体可造成污染。

燃爆危险:本品不燃,具刺激性。

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脱去污染的衣着,用流动清水冲洗。

眼睛接触: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

药品名称

泻盐

英文名称

MagnesiumSulfate

别名

干燥泻盐;苦盐;硫苦;泻利盐;硫酸镁;药用泻盐;EpsomSalt

分类

神经系统药物抗癫痫药物其他

泻盐的药理作用

1.抗惊厥和抗肌肉痉挛作用:注射泻盐后,镁离子能抑制中枢神经兴奋,减少神经肌肉接头乙酰胆碱的释放,并降低运动神经元终板对乙酰胆碱的敏感性,产生镇静、解除或降低横纹肌收缩作用,也能降低颅内压,对子痫有预防和治疗作用。泻盐尚可抑制子宫平滑肌细胞的动作电位,使宫缩频率减少,强度减弱,故可用于治疗早产。

.导泻作用:口服泻盐吸收少,把水分引入肠腔,肠腔内液积聚导致腹胀,并刺激肠蠕动,从而起导泻作用。同时泻盐促使肠壁释放缩胆囊素,致泻增加。

.利胆作用:小剂量泻盐可刺激十二指肠黏膜,反射性地引起胆总管括约肌松弛,胆囊收缩,加强胆汁引流,促进胆囊排空,起利胆作用。

4.对心血管系统的作用:注射给药,过量镁离子可直接舒张外周血管平滑肌和引起交感神经节冲动传递障碍,从而使血管扩张,血压下降。另外,静脉用泻盐能延长心脏传导系统的有效不应期,提高室颤阈值,并使心肌复极均匀,减少或消除折返激动,有利于快速性室性心律失常的控制。抑制窦房结的自律性,抑制窦房结、房室结、心房内、心室内的传导,通过镁离子激活Na+-K+-ATP酶及阻断钾和钙通道,抑制触发活动及折返机制引起的各种心律失常。

5.消炎去肿:泻盐50%溶液外用热敷患处,有消炎去肿的作用。还可抑制子宫收缩。

泻盐的适应证

1.泻盐注射剂常用于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先兆子痫和子痫。也可用于治疗早产。

.用于低镁血症的预防和治疗,尤其是急性低镁血症伴有肌肉痉挛、手足搐搦等症状。也用于全静脉内营养时,预防镁缺乏。

.用于室性心动过速,包括尖端扭转型室性心动过速和室颤的预防,对洋地黄、奎尼丁中毒引起的室性心动过速也有效。

4.也用于发作频繁而其他治疗效果不好的心绞痛患者,对伴有高血压的患者效果较好。

5.还可用于惊厥、尿毒症、破伤风、高血压脑病、急性肾性高血压危象。

6.口服用于导泻和十二指肠引流及治疗便秘、肠内异常发酵、胆绞痛、阻塞性黄疸及慢性胆囊炎。

7.外用热敷消炎去肿。

8.清除肠道内毒物以及某些驱肠虫药后的导泻,制成一二三灌肠剂或开塞露,用于各种便秘。主要用于便秘、肠内异常发酵、服用驱虫药后导泻,与药用炭合用治疗食物或药物中毒;也用于手术、放射性检查及纤维结肠镜检查前的肠道准备。

9.主要适用于洋地黄中毒引起的快速异位性心律失常,Ⅰ、Ⅲ类抗心律失常药物引起的Q-T间期延长所致的尖端扭转型心动过速,对有低镁血症者疗效更佳。

泻盐的禁忌证

1.心脏传导阻滞。

.心肌损害。

.严重肾功能不全,肌酐清除率低于每分钟0ml。

4.肠道出血患者。

5.经期妇女。

6.急腹症患者及孕妇禁用泻盐导泻。

7.禁用于中枢抑制药中毒时导泻,忌与神经节阻滞药合用。

注意事项

1.(1)肾功能不全,因肾功能下降导致镁排泄减少,镁蓄积而易发生镁中毒。()呼吸系统疾病,特别是呼吸功能不全。()严重心血管疾病。

.药物对妊娠的影响:静脉注射能迅速通过胎盘进入胎儿血流,使胎儿的血药浓度与母亲的相等,镁对胎儿的作用与成人一样。故产前h内,不应使用泻盐(除非泻盐是治疗子痫的唯一药物)。

.药物对诊断或检验值的影响:应用99mTc胶态硫作单核-吞噬细胞系统显影时,泻盐能使99mTc胶态硫凝集从而大量集聚在肺血管,进入肝、脾、骨髓等减少。

4.用药前后及用药时应当检查或监测:(1)定期监测心电图:()肾功能;()血镁浓度;(4)膝腱反射检查,在重复用药前如膝腱反射已抑制明显者,则不能再给药;(5)用药前应测定呼吸频率。若每分钟低于16次则应减量甚至停用;(6)静脉注射或连续滴注时应监测血压。

5.镁主要经肾脏排泄,肾功能不全时应酌情减量。老年人因有可能存在肾功能减退,剂量应酌情减少。

6.用药前应了解患者心肺情况,心肺毒性尤其是呼吸抑制是注射泻盐最危险的不良反应,可很快地达到致死的呼吸麻痹,注药前呼吸频率每分钟至少保持16次。

7.泻盐为高渗性泻药,可促使钠潴留而致水肿。服用中枢抑制药中毒需导泻时,应避免使用泻盐,改用硫酸钠。

8.合并出现钙缺乏时,先补充镁,然后补充钙。

9.致泻作用一般于服药后~8h内出现,所以宜早晨空腹服用,并大量饮水以加速导泻作用和防止脱水。

10.常见高镁血症,可见于静脉内应用,以及作为导泻利胆及制酸药口服应用,尤其是在心功能不全时。一般当血浆镁浓度超过mmol/L时,就可出现临床表现。包括皮肤潮红、口渴、血压下降、倦怠乏力、腱反射消失、呼吸抑制、心律失常、心电图示P-R间期延长及QRS波增宽,甚至心脏骤停。昏迷、体温不升。

11.高镁血症的治疗:可应用葡萄糖酸酸酸钙注射剂10~0ml静脉注射,透析疗法可迅速清除体内镁离子。纠正机体低容量状态,增加尿量以促进镁的排泄。也有应用毒扁豆碱注射剂皮下注射,但不作为常规应用。急性镁中毒时应立即停药,进行人工呼吸,并缓慢注射钙剂解救。

1.胃肠道有溃疡、破损的患者使用时应注意镁离子中毒,表现为呼吸抑制,膝腱反射消失和尿量减少。

泻盐的不良反应

1.用药过量可导致电解质失调及高镁血症,继发心律失常、精神错乱、肌痉挛、倦怠无力等。甚至引起呼吸抑制、血压急剧下降,心脏停搏。

.导泻时服用浓度过高溶液或用量过大,则从组织内吸收大量水分而导致脱水。连续使用泻盐可引起便秘,部分患者可出现麻痹性肠梗性肠梗阻,停药后好转。在大剂量灌肠时,血清镁会升高,可引起中枢症状,如麻木、肌肉麻痹和心律失常,也可能导致呼吸麻痹。

.静脉注射泻盐常引起潮热、出汗、口干等症状,快速静脉注射时可引起恶心、呕吐、心慌、头晕,个别出现眼球震颤,减慢注射速度症状可消失。

4.可引起注射部位疼痛,血管扩张伴有热感。

5.少数孕妇可出现肺水肿。

6.罕见血钙降低,出现低钙血症。泻盐苦味强烈,可引起恶心。导泻时服用过量、过高浓度泻盐溶液时,可引起组织大量水分丢失,以致脱水。静脉注射较为危险,必须注意患者呼吸、血压,有中毒现象时,可静脉注射10%的葡萄糖酸酸酸钙注射剂10ml,以行解救。

赞赏

长按







































白癜风如何治
北京中科白殿医院官网


转载请注明:http://www.sunyijia888.com/zysx/1600.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