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期中医药曰艾叶
中医药曰
用笔端描绘科学之真与艺术之美!东城区青少年药用植物科学绘画,聚焦植物药用的历史、植物特性、绘画技巧等方面的内容,旨在让更多青少年能从科学绘画的角度,有效观察探究药用植物的特性,在科学实践与传统文化方面进行有效融合,从而推进“中医药文化进校园”,弘扬中医国粹,宣传中医药文化知识,贯彻落实东城区“文化传承”工程,打造具有鲜明的区域特色的科学实践类活动。
艾叶别称艾、艾蒿、家艾;夏季花未开时采摘,除去杂质,晒干。艾叶为多年生草本植物,植株有浓烈香气。主根明显,略粗长;常有横卧地下根状茎及营养枝。茎单生,有明显纵棱,褐色或灰黄褐色,基部稍木质化,上部草质,并有少数短的分枝,茎、枝均被灰色蛛丝状柔毛。叶厚纸质,上面被灰白色短柔毛,并有白色腺点与小凹点,背面密被灰白色蛛丝状密绒毛;完整叶片展平后呈卵状椭圆形,羽状深裂,裂片椭圆状披针形,边缘有不规则的粗锯齿。
入药部位:叶
功效:温经止血,散寒止痛;外用祛湿止痒。
主治:1.吐血,崩漏,月经过多,胎漏下血,少腹冷痛,经寒不调,宫冷不孕;
2.外治皮肤瘙痒。醋艾炭温经止血,用于虚寒性出血。
小故事
端午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在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五,千家万户为了纪念爱国诗人屈原,包粽子、划龙舟,还会在屋檐房门上插艾叶驱邪。其中又以屈原的故乡荆楚之地最盛行。南朝梁的宗懔[lǐn]在《荆楚岁时记》中记载:“端午采艾,悬门户上,以禳[ráng]毒气。”《红楼梦》中也写道:“这日正是端阳佳节、蒲艾簪门,虎符系臂。午间,王夫人治了酒席,请薛家母女等过节。”
其实,艾叶并不能赶妖驱魔,但艾叶入药,是治疗疾病,驱赶病魔的好药。据史书记载,公元年冬,元代征南元帅帖木儿统领十万大军,在扬州城外安营扎寨,犒劳三军,准备一举夺下扬州府。不料,帖木儿突然患病。起初只是消化不良,腹痛难忍。到了后来,连双脚都总是发冷如冰,麻木不能动弹,更不用说骑马走路了,只能整日里卧床不起。主帅病倒,军队里群龙无首,一时不知该如何进退。
一日,随征文官罗谦甫拜谒元帅。罗谦甫是中医史上“金元四大家”之一李杲[gǎo]的得意门生,曾跟随师父学医十余年。罗谦甫为帖木儿切脉望诊,认为元帅的疾病是因为他年事已高,气弱体虚,加上多年征战沙场,风餐露宿,常常被寒湿邪气侵害身体所致。加上饮食往往不规律,所以突然患病。于是,罗谦甫采用艾灸[jiǔ]的方法,每日为帖木儿焚熏。一段时间后,元帅的病渐渐好了,双脚也慢慢能够动弹。
文稿:张新
信息来源:东城区青少年科技馆
点“在看”给我一朵小黄花
想学习更多中医药知识,请
转载请注明:http://www.sunyijia888.com/yldl/63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