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给宝宝用药一定要避开这些误区
天气逐渐转凉,换季交替时节宝宝最容易生病,很多妈妈都会囤点居家常备药品以备不时之需。但药这种东西,吃对了才算药,吃不对就是毒。爸爸妈妈千万要小心!
婴幼儿用药误区有哪些?哪些药绝不能乱给宝宝吃?爸爸妈妈们赶紧来看看!
宝宝各脏器都尚未发育成熟,体质有别于成人,生病了不能乱吃药,父母最好遵医嘱给宝宝用药,同时,还要避开6大用药误区:
误区1:熟人推荐药物不会错
在宝宝生病时,一些缺乏经验的妈妈喜欢向其他妈妈询问治疗方法,甚至使用别人推荐的药品。但实际上,每个宝宝的生病情况是不一样的,病因也不一定相同,正确做法是按医生指导用药。
误区2:进口药比国产药好
国内药品安全问题频出,导致有的父母在选购药品时专门购买进口药品,这也是错误的,因为进口药存在两大风险,一是监管力度没国产药品大,质量难保证;二是进口药物说明书多为英文,父母不一定能完全了解药品的用途和用法。
误区3:中药安全无毒无副作用
俗话说,“是药三分毒”,无论是西药还是中药,都具有一定的毒性和副作用。一般而言,西药会标出不良反应及禁忌事项,但中药却不标明。所以,父母千万不要以为中药无毒,随意给宝宝吃。
误区4:中西药混吃效果好
给宝宝吃西药,发现效果不好,有的父母就会带宝宝去看中医,给宝宝服用中药,甚至把中西药混在一起给宝宝吃,其实,这种做法不当,宝宝肾脏功能还不健全,多种药物同时服用肝脏可能会受损。
误区5:给宝宝用成人药
有的父母由于缺乏经验,在用药时会给宝宝服用成人药。虽然父母会把药量减少,但成人药是不适合宝宝的。父母最好购买婴幼儿专用药给宝宝吃,以免用错药。
误区6:用药物预防疾病
为预防宝宝感冒,有的父母会给宝宝喝板蓝根,但这种做法也是不当的,因为板蓝根并不具有预防疾病的功效,父母千万别乱给宝宝喝。
在没有医嘱的情况下,哪些药不能擅自给宝宝吃呢?父母要牢记:
抗生素类药物宝宝感冒了,有的父母会给宝宝服用抗生素,这是不对的。抗生素可不能乱吃,因为一旦吃多了,病菌会产生耐药性,由此导致疾病会越来越难治。
激素类药物激素类药物虽然能快速治愈皮炎等疾病,但不能给宝宝用,因为药物会影响到宝宝的生长发育。父母一定要牢记,不要购买强的松、地塞米松、可的松等激素类药。
解热镇痛类药物安乃近、去痛片、散利痛片等解热镇痛类药物也是不适宜宝宝的,因为有可能引起贫血和紫癜等症,父母最好别乱给宝宝吃。
止泻类药物宝宝出现腹泻等不适症状,父母千万别用易蒙停、药用炭等止泻药,因为这些药2岁以下宝宝禁用,2岁以上宝宝慎用,不然药物会影响到宝宝的智力发育,或导致宝宝营养不良。
驱虫类药物驱虫药有很多种,如果肠虫清、抗虫灵、驱蛔灵等,虽对多种寄生虫有效,但具有一定的毒性和副作用,如果宝宝服用,会出现头晕、头痛、呕吐等不适症状,所以,父母不能随便给宝宝服用。
错误的喂药方法有哪些呢?6个常犯的误区,父母要一次性收好!
用果汁、牛奶送药药物苦涩,有的父母为让宝宝吃药,会把药片磨碎,倒入果汁或牛奶中给宝宝喝,这也是不对的。药物最好用白开水送服,因为部分果汁会抑制药物的功效,如抗过敏药、抗感染药等,牛奶也会降低药物的疗效,不能与药物同服。
给宝宝干吞药片有的妈妈给宝宝喂药时,发现宝宝只把水喝下去,却没把药片吞下去,于是会让宝宝干吞药片,其实,干吞药片易让药片停留在消化道中,从而损伤消化道粘膜,更不利于宝宝健康。
掰开宝宝的嘴巴喂药宝宝吃药不配合,有的父母会掰开宝宝的嘴巴强行喂药,这种做法也是不对的,很容易使宝宝呛到,出现呼吸不畅症状。
宝宝大哭时喂药宝宝大哭时,千万不能往宝宝嘴里放药片,否则药片容易误入气管,让宝宝被呛。一般遇到这种情况可先安抚宝宝,待宝宝停止哭闹后从嘴边侧面喂药,这样可以避免药物吸入气管的危险。
欺瞒药物的真实味道为让宝宝吃药,有时父母会告诉宝宝药片味道像糖果,于是宝宝会乖乖吞下,但吞下后宝宝会发现父母骗人,下次会拒绝吃药,所以,父母最好不要用这招。
任意加大或减小药量喂药时要注意药量,任意加大或减小药量都是不对的,加大药量副作用也大,减少药量又不利于疾病的治愈。
赞赏
转载请注明:http://www.sunyijia888.com/yldl/11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