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糖尿病,常用中成药汇总,有什么效果,
血糖难控制?不少糖友吐槽“血糖达标、纠正胰岛素抵抗、饮食控制、运动”堪称糖尿病四大难题!
高血糖产生毒性→使胰岛素分泌减少和胰岛素抵抗增强→胰岛素分泌减少和胰岛素抵抗增强导致血糖增高→高血糖毒性再增强……,这种毒性“反馈”作用机制,导致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
而饮食控制、运动对控制血糖、缓解胰岛素抵抗都至关重要!
要想控制好血糖,延缓并发症的发生,首要条件就是选对患者合适的药物治疗,配合饮食控制、运动、良好的生活习惯来达到减药、停药的根本方针,逆转糖尿病。
以下给大家整理出在临床上治疗中常用的药物,快对照看看!
一、中成药——在治疗糖尿病常用的中成药
?第一类:对改善血糖有效的中成药。常用的有消渴丸、玉泉丸等。
1、消渴丸
●药物功效:养阴血,滋补肾精,补益气血生精气。治疗因为肾阴缺乏导致的肾精不足引起的糖尿病患者。
●服用方法:根据血糖水平,一般一次5~10丸,一日2~3次,饭前用温开水口服。
因药中含有格列本脲,其是促进胰岛素的长效促泌剂,故对老年人容易引起低血糖。选用消渴丸的患者身边一定要带有食品或者糖果。
2、玉泉丸
●药物功效:滋养阴气,补益肾气,补中益气,治疗因为胰岛分泌不足导致的糖尿病以及初期糖尿病有很好的效果。
●服用方法:一般成人一次口服6g,一日4次;七岁以上小儿一次3g,三至七岁小儿一次2g,但孕妇禁用。有少数患者服用后偶见腹泻、腹胀、稀便的情况。
?第二类:对改善症状有效的中成药。糖尿病多是以气阴两虚的患者较多,益气养阴是此类药物的主要作用,常见的有地骨降糖胶囊、降糖甲片、降糖舒、甘露消渴胶囊、六味地黄丸等。对于糖尿病患者有多种或合并并发症等症状,有一定的局限性。
1、地骨降糖胶囊
●药物功效:滋阴润燥,化瘀通络。
●服用方法:一般一次口服4粒,一日4次。在服药期间要定期检查血糖,适时调整降糖方案。
2、降糖甲片
●药物功效:益气补中,滋养阴气,滋补津气。
●服用方法:一般成人剂量一次口服6片,一日3次。适合2型糖尿病,1型糖尿病禁用。
3、降糖舒片
●药物功效:滋补肾阴,有着很好的生津的作用,治疗经常感觉口干舌燥的病情。
●服用方法:一般成人剂量一次口服4~6片,一日3次。
4、甘露消渴胶囊
●药物功效:滋补肾阴,补脾胃,生津液,能有效的治疗因为肾阴虚以及脾胃津液不足导致的消渴症。
●服用方法:一般成人剂量一次口服一次4~5粒,一日3次,可根据血糖水平调整药物剂量。
?第三类:针对糖尿病并发症的中成药。中成药能够治疗的糖尿病并发症只有几种,有一定的局限性。
这些中成药包括有效治疗糖尿病眼病的芪明颗粒,有效治疗糖尿病肾病的渴络欣胶囊,有效改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木丹颗粒,以及芪丹通络胶囊。
1、芪明颗粒
●药物功效:益气生津,滋养肝肾,通络明目。
●服用方法:一般成人剂量为一次一袋冲服,一日三次。
2、渴络欣胶囊
●药物功效:益气养阴、活血化瘀。
●服用方法:一般一次4粒,一日3次。
3、木丹颗粒
●药物功效:益气活血,通络止痛。
●服用方法:最好在饭后半小时服用,用温开水冲服。一次1袋,一日3次。4周为一疗程,连续服用两个疗程效果更明显。
4、芪丹通络胶囊
●药物功效:活血温阳,通络止痛。
●服用方法:饭前半小时温开水冲服。一次1袋,一日3次,8周一疗程。但如何患者有出血倾向或凝血机制障碍者,或快速心律失常者,阴虚阳亢者及过敏体质及对本品过敏者是禁用的。
二、中药方剂——根据每个人的病情情况,辩证调治糖尿病在中医中归属于“消渴”范畴,根据患者的病情发展还分为“上、中、下”三消,多是以肺热津伤证、胃热炽盛证、肾阴亏虚证、阴阳两虚证、还有比较特殊的湿热中阻型,严重影响气机的通畅,在临床上并不少见。
中医在治疗糖尿病常用的中药有黄芪、山药、玉米须、枸杞子、地黄等。如伴有瘀血病变,可酌情加用丹参、川芎、鬼箭羽等活血化瘀之品增加疗效。对于消渴并发的白内障、雀盲、耳聋、疮毒痈疽等,中医可予以杞菊地黄丸、五味消毒饮等。
中医讲究辩证施治,通过望、闻、问、切来调整适合患者的中药方剂,发挥出最佳的治疗效果,不同的糖尿病患者表现的证候都不一样,同时可发展成不同的并发症,根据病情的严重程度,还需要配合降糖药、注射胰岛素来首要控制患者的血糖情况,减轻糖毒性对并发症的发展,如发生糖尿病足酌情考虑应用抗生素,这对坏疽感染发挥了很大的作用,有效避免双脚坏疽感染和扩散,减少截肢的风险。
中西结合的治疗方式,一直是临床上首推的治疗方式,两者相配合,达到相互促进的作用。结合患者病情发展,在降血糖的同时,改善胰岛功能,调理全身征候,使人体脏腑机能恢复正常运作,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
想了解更多健康资讯,点击
转载请注明:http://www.sunyijia888.com/wpjc/90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