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种胃药的最佳服用时间
胃动力药又称胃肠推动药,是能促进胃肠蠕动的一类药物。临床用于胃肠胀满、食管反流、胃轻瘫、功能性消化不良及放疗或化疗患者恶心呕吐的治疗。
常用药物:多潘立酮(吗丁啉、哌双咪酮)、西沙必利(普瑞博思)、伊托必利、莫沙必利等(伊托必利、莫沙必利为新型胃肠动力药)。
服用时间:宜在饭前30分钟服用。这样到了进餐时,血液中药物浓度正好处在高峰水平,可以有效提高进餐后的胃动力作用,从而达到应有的促消化作用。
温馨提示:胃动力药与抗胆碱能药物(如阿托品、颠茄片、-2等)对胃的作用刚好相反,二者不能同时服用,以免影响疗效。
2、助消化药助消化药是指能促进胃肠消化过程的药物,这类药中多数含消化液的主要成分(如盐酸和多种消化酶等),可用于补充消化道分泌不足,也有一些药物能促进消化液的分泌,并增强消化酶的活性,以达到帮助消化的目的。
常用药物:胃蛋白酶、胰酶、强力胰酶、胰淀双酶片、复方淀粉酶粉(胖得生)、多酶片、康胃素(卡尼汀)、乳酶生片等。
服用时间:胃蛋白酶、复方淀粉酶粉宜饭前或饭时服;多酶片、康胃素宜饭前服;强力胰酶、胰淀双酶片宜饭时服;胰酶、乳酶生片宜饭后服。
温馨提示:除对症、按时服用外,此类药物含有消化酶或活性菌类,送服水温不能超过40℃(送服乳酶生片要用凉开水),否则会使其失去活性而降低药效。胃蛋白酶、多酶片、康胃素不能与硫糖铝、苏打片、胃舒平等碱性药物同服;乳酶生片不宜与抗菌药物或吸附性药物(如药用炭等)同用,以免降低疗效。
3、抗酸药抗酸药多为弱碱性化合物,口服后能直接中和胃酸,减轻或消除胃酸对溃疡面的刺激和腐蚀作用,从而缓解疼痛。同时,抗酸药能减弱胃蛋白酶的活性,有利于溃疡愈合,是消化性溃疡病(特别是十二指肠溃疡病)的主要治疗药物之一。
常用药物:氢氧化铝、氧化镁、三硅酸镁、碳酸钙,以及复合制剂如胃舒平、盖胃平、胃必治、胃得乐(其主要成分为抗酸剂)等。
服用时间:餐后1~1.5小时。服用抗酸药的目的是中和过多的胃酸,患者须在胃内食物消化后接近排空时(即进餐后1~1.5小时)服用,才能充分发挥抗酸药的最佳疗效,药效可达3~4小时。若餐后立即服用,则药效只能维持1个多小时。
温馨提示:胃舒平、盖胃平等为咀嚼剂,嚼碎后服下效果更好。氢氧化铝、碳酸钙、氧化镁等因其作用时间短、副作用较多,近年来临床应用较少。
4、抑酸药抑酸药又称抑酸剂,是指抑制胃酸分泌过多的药物,主要用于治疗胃及十二指肠溃疡和胃食管反流性疾病等。
常用药物:临床上主要分为H2受体拮抗剂(如西咪替丁、雷尼替丁、法莫替丁等)和质子泵抑制剂(如奥美拉唑、雷贝拉唑、兰索拉唑等)两大类。其中,以质子泵抑制剂的抑酸效果最为明显,已经成为目前治疗消化性溃疡最常用的一类药物。
服用时间:质子泵抑制剂应在餐前或空腹时口服,因为此类制剂的吸收易受胃内食物的干扰;H2受体拮抗剂则餐前、餐后均可服用。
温馨提示:抑酸药虽然起效不如抗酸药快,但其作用时间长、副作用少、疗效明显,故抑酸药是目前治疗胃病的主要药物。由于胃酸的分泌有昼少夜多的规律,近年来临床使用发现:这些药睡前顿服与分次服疗效相同,甚至更佳。
5、抗幽门螺杆菌药幽门螺杆菌感染是慢性活动性胃炎、消化性溃疡、胃黏膜相关淋巴组织淋巴瘤和胃癌的主要致病因素。
常用药物:质子泵抑制剂(如奥美拉唑等)或胶体铋制剂(如丽珠得乐、德诺等),并加用1~2种抗生素(如克拉霉素、阿莫西林、甲硝唑等)。
服用时间:胶体铋制剂宜两餐之间及晚上睡前服,甲硝唑餐后服,克拉霉素空腹服,阿莫西林等抗生素服用时间无限制。
温馨提示:服用铋制剂会使大便颜色变黑,但停药后即可消退。铋制剂不宜长期服用,一般用药时间不超过8周,以免过量的铋造成肾功能损害,严重肾功能不全者忌用该药。还要注意:抗酸剂会降低铋制剂的药效。
6、胃黏膜保护药胃黏膜保护药又称胃黏膜保护剂,是指具有保护和增强胃黏膜防御机能、促进上皮细胞生长的一类药物,已成为治疗胃溃疡的主要药物之—。
常用药物:胶态次枸橼酸铋(得乐)、硫糖铝、铝碳酸镁、米索前列醇、麦滋林-S等。
服用时间:影响胃黏膜保护类药物疗效的关键在于胃内药物的浓度,以及药物与胃黏膜接触的时间长短。如果胃里有食物,会降低药物浓度,使药效减弱;同时,食物消化后排空时会带走部分药物,使这些药物不能与胃黏膜很好的接触而失去作用。因此,在两餐之间或睡前服用效果最佳。
温馨提示:硫糖铝片剂需嚼碎后用水送服。如果需要服用其他药物,应间隔半小时后再吃胃黏膜保护剂,以免相互干扰疗效。
责任编辑:刘小鱼
官方Q群:
点击,
视频年执业药师考试真题解析
赞赏
转载请注明:http://www.sunyijia888.com/wpjc/11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