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药用真菌的药用价值

中国药用真菌的药用价值

真菌被用作药物,在我国已有悠久的历史,它不但是我国天然药物资源和中草药的一个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而且已成为当今探索和发掘抗癌药物的重要领域。二千多年前东汉末,世界上第一部药物专著《神农本草经》中就记载了灵芝、茯苓、猪苓、雷丸等真菌的药效。至明代,著名医药学家李时珍的巨著《本草纲目》,收藏药用真菌已达20多种。清初,汪昂的《本草备要》中,首次报道了冬虫夏草作为药用真菌的效果。年,刘波著的《中国药用真菌》搜集了78种药用真菌。再版介绍了种真菌。

自年英国佛莱铭第一次从青霉菌中发现青霉素后,真菌的药用价值在国际上日益受到重视。青霉素广泛应用已近80多年,60年代发展起来的新抗菌素叫头孢霉素,又称先锋霉素,已广泛应用于临床。自年德国人发现担子菌有抑瘤活性以来,特别是日本千原于年报道了香菇抗肿瘤多糖之后,全世界掀起了从真菌中寻找抗癌药物的热潮,证明多种真菌具有显著的抑瘤活性。

我国真菌资源十分丰富,可用的真菌就达上千种,目前中国药用及包括试验有效的大型真菌就有多种,民间利用真菌入药有着悠久的历史,具有丰富而宝贵的经验,已有许多真菌被用作生物药或制成中成药应用,现将真菌的药用价值按主要的药理作用分述如下。

一、抗癌作用

我国民间利用某些真菌治疗癌症,如烟色烟管瘤(Bjerkanderafumosa)、黄柄笼头菌(Simblumgracile)和树舌(Canodermaapplanatum),自从LucasE.H.()发现美味牛肝菌可抑制小白鼠肿瘤后,引起世界各国科学家的重视,研究发现许多真菌具有抗肿瘤活性。陈康林等人编著的《中国抗肿瘤大型药用真菌图鉴》一书中收集药用真菌种,其中有15个种的真菌对小白鼠肉瘤S-和艾氏腹水瘤的抑制率达%。

真菌抗肿瘤物质主要是多糖和蛋白多糖体。在日本,桑黄多糖、香菇多糖(Lontinan)、云芝多糖(PSK)和裂褶菌多糖(SPG)已在临床上应用。国内已在临床上应用的有香菇多糖、云芝多糖(CVP)、云芝糖肽(PSP)、薄芝糖肽、猪苓多糖和树舌多糖、槐蛾多糖,还有更多的药用真菌也证明了抗肿瘤活性。真菌多糖是一种生物反应修饰剂(BRM),能增强机体免疫功能,间接地抑制肿瘤生长,起扶正固本作用。

某些真菌产生抗肿瘤抗生素。从链霉菌WK-中分离出新的抗肿瘤抗生素苯新霉素,体外具有抗革兰氏阳性菌活性,对海拉S3、P和耐阿霉素细胞P具有直接的细胞毒素活性,对实验鼠肿瘤具有体内抗肿瘤活性。竹小肉座菌(Hypocrellabambusae)含有竹红甲素(HyporelliA),它是一种新型花醌光疗药物,临床上治疗外阴白色病变和疤痕疙瘩获得明显疗效,它对癌细胞亦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大秃马勃(Calvatiagigatea)产生马勃菌素(Calvacin),金针菇(Flammulinavelutipes)子实体含有朴菇素(Flammulin),日本月夜蕈(Pleurotusjaponicus)和隐杯伞(Clitocybeilludens)中分离出月夜蕈素(Lynamycin),他们都具有抗肿瘤作用。戈茨肉球菌(Engleromycesgoetzii)含有松胞菌素D(CytochalasinD),对皮肤癌有一定的疗效。鲑贝革盖菌(Coriolusconsors)产生抗肿瘤抗生素CoriolisA、C和DiketocoriplinB。由烟曲霉(Aspergillusfumigatus)产生的抗细菌的代谢产物Fumagillin能抑制多种肿瘤,且无其他化疗所引起的脱发等副作用。

麦角菌(Clavicepspurpurea)产生的某些生物碱具有抗肿瘤活性,如麦角卡里碱(Ergocrytine)和麦角柯宁碱(Ergocornine)有很强的抗肿瘤作用,能使大鼠乳房癌缩小。

某些毒蕈菌的抑瘤率很高,如毒粉褶蕈(Entolomalividum)、亚稀褶黑红菇(Russulasubnigricans)、杜红菇(Russulaemetica)等。松果伞(Amanitastrobilifomis)含有杀蝇成分2-amino-3-oxoisozolidine-5-aceticacid,称鹅膏氨酸。鹅膏氨酸(Ibotcnicacid)是著名发热鲜味物质,对高等动物和人体毒性甚微。本品的L-氨基异构体对小鼠胰脏和肿瘤组织有抑制作用。具有生物免疫化疗的药材有班褐孔菌(Fuscoporiapunctata)、绿栓孔菌(Trametesgibbosa)、白栓孔菌(Trametesochracea)、桑黄(Pyroplyporusyucatensis)、木蹄层孔菌(Fomesfomentarius)、红缘层孔菌(Fomitopsispinicola)、薄皮纤孔菌(Inonotuscuticularis)、松针层孔菌(Phellinusigniarius)、云芝(Coriolusversicolor)、树舌(Gan-odermaapplanatum)、粗毛褐孔菌(Xanthochroushispidus)、亚黑管菌(Bjerkanderafumosa)、裂蹄层孔菌(Fomitopsisrosea)等真菌近年来就发现具有生物免疫化疗的作用,还没有副作用。

紫杉醇是抗卵巢癌的新药,是用紫杉树皮提取制备的,美国蒙大拿州立大学的植物病理学家GaryStroble和化学家AndreaStierle发现紫杉树皮缝中的一种真菌能产生抗癌药紫杉醇,该真菌被命名为Taxomycesandreanae,通过深层发酵法可生产紫杉醇。肉球菌就是我国西南地区的少数民族用于治疗胃癌的药用真菌,美国也开始研究肉球菌的抗癌。

二、抗菌抗病毒

桦剥管菌含多孔菌酸A、B及C,可抑制分枝杆菌的生长、蹄菌的生长,蹄菌酸对化脓小球菌有抵抗作用,此菌可抗小白鼠及猴子的脊髓灰质炎。冬虫夏草(Cordycepssinensis)含有虫草素(Cordycepin),具有抗菌和抑制细胞分裂的作用,能抑制结核杆菌、肺炎球菌、鼻疽杆菌、炭疽杆菌、猪出血性败血杆菌的生长,对石膏样小芽胞癣菌、羊毛状小芽胞癣菌及须疮癣菌等致病真菌亦具有抑制作用。翘鳞香菇(Lentinussquarrosulus)产生的抗生素能抑制木硬孔菌(Rigidoporuslignosus)、酿酒酵母(Saccharomyeescerevisiae)及枯草杆菌的生长。

二型革盖菌(Coriolusbiformis)产生双型菌素(Biformine),对革兰氏阳性菌、阴性菌和真菌有拮抗活性。白僵菌(Beauveriabassiana)产生卵胞霉素(Oosporin)能抗真菌。朱红栓菌(Trametescinnabarina)子实体含多孔蕈素,对革兰氏阴性、阳性菌有效。隆纹黑蛋巢菌(Cyathusstriatus)产生鸟巢素,对金色葡萄菌有显著抑制作用。牛舌菌(Fistulinahepatica)的发酵液中含有抗真菌的抗菌素——牛舍菌素。假蜜环菌(蜜环菌)(Armillariellamellea)的发酵液中有四种可溶于氯仿的抗生素(酚类化合物),对革兰氏阴性细菌、真菌和病毒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香菇中双链核糖酸(d-RNA)能使小鼠体内诱导生成干扰素,并进一步阻止鼠体内流感病毒(A/SW15)和兔口内炎病毒的增殖。

香菇Lentinuedodes

据日本药学会第次年会报告,灰树花(Grifotafrondosa)具有抗艾滋病的功效。灰树花多糖对HIV病毒有抑制作用,还有东方栓菌、香栓菌、松萝等更多药用真菌具有抗病毒作用。

灰树花Griflolafrondosa

三、发汗解热

麦散黑粉菌(Ustilagonuda)能发汗、止痛。收集孢子制成麦奴丸,可治伤寒、无汗、头痛等症。香杏口蘑(Tricholomagambosum)有宣肠益气、散血热、解毒之功效。主治小儿麻疹欲出不出和烦躁不安。药用拟层孔菌(Fomitopsisofficinalis)作健胃、发汗剂,治感冒、结核性盗汗。菰菌(Ustilagoesculenta)白退烧解热,治疗风热赤目。

蝉花是一种蝉的土栖若虫受到蝉拟青霉(Paecilomycescicadae)寄生的产物。有散风热、镇惊、明目之功效。蝉花及人工培养物具有明显的镇痛、镇静、解热等作用。对正常体温大鼠或人工致热大鼠的体温有明显降温和解热作用,给药后1~2小时内作用明显。

四、助消化作用

羊肚菌(Morehellaesculenta)有健胃补脾、助消化、理气化痰等功效,用以治疗脾胃虚弱、消化不良、痰多气短等疾病。谷子黑粉菌(Ustilagocrameri)治肠胃不舒、消化不良、胸部烦闷。毛头鬼伞(Coprinus

转载请注明:http://www.sunyijia888.com/jbxx/582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