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态制剂的分类和注意事项
一、定义
微生态制剂,是根据微生态学原理,利用对宿主有益的正常微生物及其代谢产物和生长促进物质所制成的制剂,通过调整微生态失调,保持微生态平衡,提高宿主的健康水平或改善健康状态。
二、分类
1.益生菌
指含活菌和(或)包括菌体组分及代谢产物的死菌的生物制品,经口或其他黏膜投放,能在黏膜表面处改善生物与酶的平衡或刺激特异性与非特异性免疫。最常用的益生菌是乳酸菌,包括乳酸杆菌、肠球菌和双歧杆菌,其中对乳酸杆菌研究最为广泛的是在成人和儿童中的益生菌。
2.益生元
是指一类非消化性物质,但可作为底物被肠道正常菌群利用,能够选择性地刺激肠内一种或几种已存在的益生菌的生长和活性,抑制有害细菌生长,因而益生元对恢复肠道菌群生态平衡有很重要的作用。这类物质通常是寡糖类,如乳果糖、果寡糖、葡萄糖、半乳糖、大豆糖等。
3.合生元
又称为合生素,是指益生菌和益生元的混合制品,或再加入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等。其既可发挥益生菌的生理性细菌活性,又可选择性地增加这种菌的数量,使益生作用更显著持久。
三、常用微生态制剂
1.活菌制剂
丽珠肠乐(双歧杆菌活菌)
金双歧(长双歧杆菌、保加利亚乳酸杆菌、嗜热链球菌活菌)
整肠生(地衣芽孢杆菌)
米雅BM(宫入菌,即酪酸菌)
聚克通(乳酸杆菌、嗜酸乳酸杆菌、乳酸链球菌)
普尔拜尔(婴儿双歧杆菌、嗜酸乳酸杆菌、粪链球菌、蜡样芽孢杆菌)
美常安(高浓缩粪链球菌和枯草杆菌)
2.死菌制剂
妈咪爱(乳酸菌)
乐托尔(嗜酸乳酸杆菌)
值得说明的是,益生菌的有益作用是由其DNA介导的,因此活菌并非必需活菌。
四、使用注意事项
1.不宜用热水送服活菌制剂,应用低于40℃的温开水送服,以免制剂中有效成分受到破坏。
2.微生态制剂宜保存在阴凉干燥处,应在2一8℃的冷藏环境下保存,防止药物在高温下失效,保障药品质量及药物治疗的有效性。
3.不能与抗生素、磺胺类等抗菌药物同时服用(金双歧/整肠生、聚克)。当微生态制剂与抗菌药物合用时,抗菌药物会抑制乳酸杆菌、地衣芽孢杆菌、乳酸链球菌等活菌的生长繁殖并杀死这些活菌,从而使本品失效或疗效降低。若病情需要必须合用时一定要分开服用,大约要间隔2-4h。但死菌制剂和酪酸菌均可与抗生素等联合应用。
4.不宜与吸附剂如活性炭和收敛剂如鞣酸蛋白、次碳酸铋、鞣酸、药用炭及酊剂同时使用。因为它们能抑制、吸附活菌从而减弱或降低疗效。双八面体蒙石散剂能平衡正常菌群,提高免疫功能,扶助活菌生长,因此联合应用是合理的。
5.对牛奶过敏者,应避免服含乳酸菌的微生态制剂。
来源:《临床消化病杂志年01期》微生态制剂及其临床应用和研究进展
“药”健康
“药”安全
转载请注明:http://www.sunyijia888.com/jbxx/18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