狙击战的中医力量新冠病毒防控处方集锦
深圳市老中医协会《杏林问道》是为中医同道提供学术交流、为优秀中医师传播学术专长、疑难杂病论治、医案讨论、推动中医事业健康发展的平台。欢迎
以上处方仅作为预防用药,儿童用量酌减。如已出现发热等症状,请到医疗机构就诊。
医院推荐处方1、贵州中医药大学刘尚义教授推荐处方
刘尚义,贵州中医院主任医师、教授、硕士生导师,国家级名老中医,享受贵州省政府特殊津贴,年获“国医大师”荣誉称号,年获“全国中医药杰出贡献奖”表彰。
中医药预防建议处方:北沙参10g、玉竹20g、石斛20g、贯众20g、苍术10g、石菖蒲10g。
用法用量:水煎服。一日一剂,分早中晚服用。十岁以下儿童用量减半。
2、贵州中医药大学彭玉教授推荐处方
彭玉,三级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硕士生导师,贵州中医院儿科学科带头人,第二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人,师承国家级名老中医黄建业教授。第六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
中医药防治儿童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预防建议用方:板蓝根20g、贯众15g、藿香10g、薄荷10g、菊花15g、荆芥10g、葛根6g、芦根10g、甘草6g。
用法用量:上方加水ml,大火熬开后,小火再煎煮6-8分钟即可饮用,每日3至4次。此剂量适合3岁儿童使用,大于或小于3岁患儿酌加或酌减3克。
3、医院张忠德教授预防流感处方
平素体质偏寒者,易感风寒而夹湿,推荐处方:苏叶10g藿香10g,苍术5g,玄参10g,桔梗10g,淡豆豉10g。
用法:将上述药方加ml水,水开后小火煲煎半小时至ml(约一小碗),日一剂,温服,服用3-5天。(以上药物,3岁以上儿童剂量减半。)
平素体质偏热者,易感风寒而化热夹湿,推荐预防处方:生薏仁20g,玄参10g,桔梗10g,桑叶5g,连翘10g
用法:将上述药方加ml水,水开后小火煲煎半小时至ml(约一小碗),日一剂,温服,服用3-5天。(以上药物,3岁以上儿童剂量减半。)
4、广州中医院风温病预防方
平素体质平和者,推荐处方:黄芪30g,金银花10g,芦根15g,连翘10g,麦冬15g,茯苓15g,白术15g,稻芽15g菊花10g
若体质偏寒湿,可去金银花、连翘、菊花,选加干姜、陈皮、紫苏叶、藿香等;
若体质偏湿热,金银花、连翘、菊花减量加木棉花、龙脷叶等。
煎服法:此方加5碗水,水开后煎煮15分钟,熄火后再焗10分钟后温服。2~3人分量
5、广州中医药大学中药学院原院长黄兆胜教授推荐预防处方
青蒿15g,黄芩10g,柴胡10g,党参30g,大青叶20g,板蓝根20g,白茅根20g,北杏仁10g,白寇仁10g,薏苡仁30g,桔梗10g,甘草6g,藿香10g,葛根30g,罗汉果6g、金银花10g。宣畅气机,清利湿热及扶正祛邪并举。
6、北京中医药大学姜良铎教授推荐成人预防处方
生黄芪9g,北沙参9g,知母9g,连翘12g,苍术6g,桔梗6g水煎服,一天一剂,分2-3次服用,可预防性服用3-5天。
7、北京中医药大学谷晓红教授推荐儿童预防处方
北沙参6g,金银花6g,连翘6g,苍术6g,桔梗6g,莱菔子8g,芦根15g,生白术5g,葱白5g水煎服,一天一剂,分2-3次服用,可预防性服用3-5天。
8、成都中医药大学张之文教授推荐处方
初起风热夹湿,身热畏风,头痛咳嗽,口渴,舌苔白,脉浮数。可予陈平伯风温初起方加减。
处方:金荞麦15g,前胡15g,杏仁15g,银花15g,桔梗10g,桑叶15g,薄荷15g,藿香15g,苍术10g,甘草6g。
若出现轻微干咳,低热或不发热,乏力,周身肌肉酸痛,头痛,纳差,舌淡或红,苔白或微黄腻,脉濡或滑,可以三仁汤加减:藿香15g,黄芩10g,薄荷15g,杏仁15g,薏苡仁15g,白蔻仁10g,芦根20g,竹叶15g,牛蒡子15g,甘草6g。
若邪在少阳,时有寒热,一身酸楚,口干苦,舌苔黄腻,脉滑数或弦滑,可予蒿芩清胆汤加减。处方:青蒿15g,黄芩15g,碧玉散10g(包),枳壳10g,陈皮15g,姜半夏10g,竹茹15g,甘草6g。
加减:
1、咳嗽痰多,加竹茹20g、瓜蒌皮15g;
2、大便稀溏,可合葛根芩连汤,葛根15g、黄连6g。
邪在肺胃,干咳痰喘,舌红苔黄,脉数,可予麻杏石甘合小陷胸汤。处方:麻黄10g,苦杏仁10g,石膏20g(先煎),甘草6g,黄连6g,姜半夏10g,瓜蒌皮15g。
加减:
1、肺胃热甚,加黄芩10g、虎杖10g、金荞麦30g;
2、喘甚,加紫苏子15g、葶苈子10g、莱菔子10g。3.大便不通,酌加生大黄。
余邪恋肺,疫病后期,口咽干燥,干咳少痰,舌面少津或干,或少苔,可予桑杏汤加减。
处方:桑叶15g,苦杏仁10g,川贝母10g,北沙参15g,竹叶10g,梨皮10g,甘草6g。
加减:
1、口渴甚,加天花粉15g;
2、大肠津枯便闭,加松子仁15g、柏子仁15g、陈皮5g、桃仁15g。
以上处方煎服方法:上药用冷水浸泡15分钟,大火煮沸后改用小火煮25分钟,连续熬两次,将两次所熬药液混匀服用,每剂3次,每次ml,每日一剂。
预防处方:防风15g,黄芪20g,金荞麦15g,连翘15g,黄芩15g,藿香15g,甘草6g。
煎服法:此方泡10分钟,大火煮开小火慢煮30分钟,浓缩成ml,2日1剂,亦可以茶饮。
9、成都中医药大学卢崇汉教授推荐处方
预防阶段根据临床病情,医生可以考虑用:
桂枝20g、苍术15g、石菖蒲20g、白芷15g、陈皮15g、茯苓15g、法半夏20g、南山楂20g、炙甘草5g、生姜30g
(1)第一阶段
发热、恶寒、头项僵痛、肌肉酸痛等:
桂枝法+葛根20g+黄芩15g
适用症状:明显的发热;鼻腔、口腔感觉明显有热气呼出;口渴或不渴;出现阳明的症状。
首先,发烧症状尽快的缓解。
其次,最重要的是截断自身体内的病情演变!此次病情发展很快,如果已经导致了病邪犯肺,引起肺实质发生病变,那治疗起来就很麻烦了,所以前期阻断非常之重要!
(3)第二阶段
保护肺体免于受到实质性伤害。考虑病邪对肺脏的影响,此阶段医生应在桂枝法的基础上考虑疏导肺络。在潜伏期之后,出现症状的初期,大约1-2天的病邪侵袭肺及呼吸道。所以在此阶段,医生一定要考虑到它对肺的影响。
可在桂枝法的基础上增减:
广紫菀15g、杏仁15g、木蝴蝶20g、苏子15g、广桔梗15g、黄芩15g
(4)第三阶段
综合考虑病情病症。在没有出现严重的呼吸道症状情况,医生要提前介入防范,先于病情的发展及时用药!只有这样,才能使肺的宣降功能不受大的伤害,减缓一切可能出现的呼吸系统症状,减轻呼吸困难等症状。
若肺气不能降,则影响了肺的宣。此次发病患者多为中老年、体弱多病者,大多患有其他基础疾病,则易加剧其本身病情的危险性!
视具体情况可作为如下考虑:
疏肺、化痰、宽胸、降气。
在桂枝法的基础上增减后,医生应灵活增减:
广紫菀15g、杏仁15g、苏子15g、瓜蒌壳15g、北沙参30g、炙百部15g
若出现黄稠痰,上方的基础上,医生应灵活增减:黄芩15g、芦根15g、浙贝15g
若出现壮热、热毒壅盛,医生可以考虑用白虎汤,但必须兼顾肺的问题,加减入疏导肺络的药物。
(5)第四阶段
恢复期。如果能够切断病情在体内的发展,病人恢复起来就容易得多。医院收治的病人,不可能纯中医用药,一定是用了抗病毒药物和激素等。根据以往的经验,造成后续的后遗症如:肝肾功能影响、股骨头坏死、肺纤维化等,概率不容小视,后续中医医务人员也要考虑到这个层面。
10、重庆医院首届全国名中医王辉武教授方
荆芥10g、杏仁8g、甘草8g、银花20g、板蓝根20g、芦根20g、藿香10g、桑叶20g、茯苓10g、桔梗8g
每日1剂,先加适量清水浸泡30分钟,用大火烧开,改用小火再煎煮20分钟,煮取药汁ml,分早、晚两次服用。连用7日。
11、医院扶正清瘟汤
桑叶10g、藿香6g、连翘10g、板蓝根10g、芦根10g、芦根15g、黄芪15g、甘草3g、北沙参10g、桔梗3g
12、医院方
生黄芪20g、炒白术10g、板蓝根20g、银花15g、苍术10g、知母10g、沙参10g、山药20g、桔梗10g
13、医院方
桑叶15g、苏叶15g、杷叶15g、鱼腥草10g、千层纸10g、桔粳10g、玄参15g、神曲15g、葛根30g、藿香10g、青蒿10g、甘草6g.
版权说明:本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相关权利人所有,如涉及侵权请联系删除。
预知更多内容,请
转载请注明:http://www.sunyijia888.com/gzsz/54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