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患者CT增强扫描安全管理专家共识

治疗白癜风的专科医院 http://m.39.net/baidianfeng/a_4910787.html

据全国肿瘤登记中心统计数据显示年约.2万新发肿瘤病例和.4万肿瘤死亡病例。肿瘤患者的身体状况差,常合并其他疾病,长期接受放化疗,多次进行CT增强扫描的叠加效应而导致辐射风险,因而对比剂诱导的过敏反应、急性肾损伤(acutekidneyinjury,AKI)等其他不良事件风险倍增。

肿瘤本身在发生发展过程中可直接或间接侵袭肾脏、释放肾毒性物质及引起内环境的紊乱而导致肾损伤。而化疗、免疫治疗及放疗常导致骨髓抑制、免疫功能缺陷或下降等不良反应,也可能会加重肾功能的损害。大多数抗肿瘤药物具有肾毒性、且经肾脏排泄,引起肾功能不同程度的损害。放疗后则可能发生肾脏间质和血管的损害。丹麦一项调查研究发现肿瘤患者1年和5年AKI发生率分别为17.5%和27.0%。

1肿瘤治疗方案的选择

对于已确诊肿瘤,CT增强扫描的目的在于提高肿瘤分期的准确性,或判断肿瘤手术切除的可行性。同时,CT增强还可以用于放疗靶区勾画、评估介入手术的可行性等。

肿瘤治疗反应的监测:随着肿瘤治疗方案多样化,基于传统形态学变化标准的评估策略已不能满足当前临床需求,动态增强CT扫描所获得的功能参数可反映肿瘤的血流动力学特点,能够敏感、客观地监测放疗、化疗及靶向治疗的反应。同时,CT增强还可以监测其他治疗的疗效,如射频、微波消融及中医药治疗等,对调整治疗方案,患者风险/预后评估至关重要。

随访、复查:肿瘤患者常需要多个周期的放化疗,在放化疗周期之间及治疗结束后往往需要多次影像学随访检查,而且往往是大范围的检查,胸腹部联合CT增强扫描是常用的检查方法。

2.CT增强扫描的安全风险

CT引起的X线辐射风险:CT引起的X线辐射对健康影响主要为随机效应和非随机效应(确定性效应)。随机效应随辐射剂量增加而增加,如辐射致癌。非随机效应是指辐射剂量低于某一阈值时引起的生物学损害的发生概率为零,但高于某一阈值时,其发生概率及严重程度随剂量增加而增加,常见白内障、皮肤烧伤、红疹、脱发等,甚至死亡。

高风险人群:相同辐射剂量水平下,体型较小的、年轻患者、儿童患者及女性患者风险更高。由于肿瘤患者通常需要连续接受CT增强检查,因此带来辐射剂量累积,可能会增加辐射风险。

3.碘对比剂暴露风险

碘对比剂过敏样反应属于对比剂注射后1h之内出现的急性不良反应,明确的发病机制尚不清楚,部分证据表明少数(约4%)过敏反应的发生符合IgE抗体介导的I型速发型变态反应,因此目前认为是多因素参与的复合机制,包括直接诱导细胞释放介质、抗原抗体反应、酶诱导、激活补体系统、激活激肽系统和纤溶酶原系统等。

对比剂诱导的肝损伤:因许多抗肿瘤药在肝脏代谢,当肝脏功能受到损害时,对药物的代谢能力降低,药物容易在体内蓄积,毒性不良反应增加。一项国内小样本研究显示,静脉内使用碘海醇可引起肿瘤患者肝功能损害,发病率可达9.4%,提示对比剂对肝功能有损害作用,临床应予以

转载请注明:http://www.sunyijia888.com/csjd/482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